服役期间难忘的事(12)
(2023-08-15 07:54:54)
标签:
往事军事 |
服役期间难忘的事(12)
1979年2月17日,中越自卫反击作战打响后,我们作为北疆的守备部队,贯彻“南方打狗,北方防熊”的宗旨,奉命开赴到我们的既定防御阵地——阿勒坦达坂。部队出发前,营长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上级的命令,并要求新兵训练立即结束,充实到老连队,所有人员全部剃成光头。
那年春节,我们是在阵地的坑道中度过的。坑道里没有床,战士们只能在褥子的下面铺垫干草,然后把羊皮军大衣铺在褥子上面;坑道里没有水,战士们把山下河沟里的冰刨下来,用筐抬到炊事班,加热后化成水。每天早上,每人一茶缸水,刷完牙之后,再把毛巾弄湿,把眼角的眼屎擦掉,把鼻孔里的灰尘搽掉,根本洗不上脸,更别提洗袜子、裤衩之类的事了。
山下的河沟很浅,有的地方已经断流,水被冻成冰后,一些杂草等都被冻在冰里,战士们把冰抬上山,化成水之后,先把那些杂草杂物捞出来,沉淀一会,上面的清水用于做饭,下面的混水用来蒸面食所用。那冰化成的水,是黄色的,做出的大米饭根本不是白色,而是黄色……
当年我刚刚被提拔为排长,在坑道理住了十六天。白天领着战士们到山下挖防坦克壕、挖反坦克地雷坑,在半山腰挖野战防御工事,天黑之后,吃完饭就躺在坑道理睡觉。第二天,天亮了再重复头一天的任务。第十七天的时候,我接到上级的通知,让我去霍林河煤矿训练民兵,接到通知的当天,乘地方的长途客车就去了霍林河。
(20230813)
军事:兵当先严纪律(2)
古代名将执行军纪时总是约束严明,执法不苟,不阿贵、不避亲、不询情。春秋时秦国的田穰苴为将军,出兵同燕、晋作战。监军庄贾是齐景公的宠臣,自持娇贵,无视军令,与亲戚左右欢宴而迟到,贻误了出师时间。穰苴“期而后至者”当斩的律令,杀了庄贾,使全军肃严,无不听令。燕、晋知齐兵军阀遂“渡河(黄河)而解。”楚汉的诸葛亮治军,“戏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挥泪斩马谡”可算作战时严明军记得一个典范。平时注意军队纪律,保持军容严整的要数西汉将军周亚夫。亚夫屯兵细柳营(今陕西咸阳西南)时,营中的军士“皆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汉武帝劳军到了营门,因未得到周亚夫的军令,按营规不能通行。先驱不得入,皇帝也不得入。后来亚夫奉治形壁以军礼相见,始终不懈。汉武帝为之“动容轼车(手扶车前横木以示敬重),”并称赞说:“此(真)将军也!”以后,“军细柳”成为讲究军容纪律的代称。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治军还注重民众纪律。他有“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掳掠”的格言。所以“行师用众,秋毫不犯”,犯者必惩必戒。严明的纪律使岳家军深得民众爱戴,内部井然有序,战斗力日增,致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赞评。农民起义军更注意爱护和尊重民众,严以律令。如太平军就有行营规等,规定不准“毁坏民房”,不准“搜抄药材铺户”等,甚至命令规定“不得出恭在路并民房”,违者严惩。
至于孙武吴宫斩美姬,岳飞杖责岳云,则是训练中严格纪律的著名故事。
当然,严明纪律还要加强教育。古人对这一点也注意到了,故有“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不事先吩咐就办成事情)谓之暴”的戒言。严纪律也不光是惩罚,还包括奖赏。岳飞在回答张俊什么是“严的问题”就说过:“有功则重赏,无功者峻罚”。“兵当先严纪律”这个治军原则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至于剥削阶级军队中纪律含有阶级压迫的性质,因而以杀立威,以惩为主等等,是应予以批判而摒弃的。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