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核酸检测时的感受
(2022-12-19 09:43:06)
标签:
杂谈常识 |
做核酸检测时的感受
最近都在议论、传说张核子的核酸检测造假事件,对此事国家必有说法,法律自会公正,对于那些祸国殃民,发国难之财的人,不仅仅要绳之以法,一定要从重宣判,以此警告后人。
从年初的三月份,一直到十一月末,此件做了百多次核酸检测,每一次检测时的感受都不尽相同,这种感受不是心理层面的,也不是精神层面的,而是口腔、喉咙部位的。最开始的时候,医院抽调的医生、护士,他们都很认真,很多时候他们都是站在你的面前,拿着棉签对准舌头根部、喉咙前的部位,左右两侧滚动,有时出现让人要呕吐的感觉,这种做法我认为是标准的,是负责的。后来随着全民多次核酸,医院不再抽调人员了,相对应社区或某些组织临时调剂做过医生或护士的人员组成了检测队伍,他们当中,不乏有一些正规的,但确实也有应付、不负责任的做法,比如说他们把棉签伸进口中的深度、浅度不同,有的只在舌尖上滚动一下就了事了,有的把棉签放到腮上蹭一下就完事了,不管被检测的人员个子高矮,他们都坐在位置上一个姿势进行操作,可想这些做法是不是糊弄走过场。
核酸检测本来是件好事,免费给老百姓筑成第一道疫情防线,政府下了那么大的力气,花了那么多的费用,然而有的人有的单位竟然从中获利、走过场,应付了事,真的不应该。
(20221217)
小知识:学究的来历
“学究”原是专门的名称,出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唐代的科举,有进士、明经等科,其中明经这一科,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和学究一经几科。经,指经书,五经就是易、诗、书、礼、春秋。应科举考试的人可以应五经考试的,就叫学究。
后来,“学究”作为书生的美称在民间得到广泛使用。从《水浒》中说的“吴学究”意思就是“吴先生”。随着诗意的变迁,“学究”这个词也渐渐产生了贬义,把读古书,食而不化的人称为老学究、村学究。我们现在说“学究气”,就是指不明事理,死啃书本的迂腐气。
(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