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走回头路,别爱旧时人

(2022-09-29 10:21:27)
标签:

情感

小知识

别走回头路,别爱旧时人

看过一个提问:登山时,如果在半山腰突遇大雨,应该怎么办?回答是:应该往山顶走,千万别往山下跑。因为,往上走遇到的是风雨,不足以威胁生命,而往下跑遇到的是风雨引发的山洪,则能瞬间把人吞没。

人到中年,人生丰坡,前路茫茫,风雨俱来。如若想要安然度过,最快的捷径是向前,而不是回头。无畏向前,希望永在,终有所成;走回头路,作茧自缚,难见曙光。过去已逝,如流水一去不回,明天尚在,有无限可能尽在前方。

无能为力的事,不必回头顾。人生一世,世事纷扰,事到临头,必尽心竭力。但总有那么些时候,事情难有圆满,此时,不必自责,不必挂怀,让它随风而去。要知道,不是认真了,就有满分,不是用心了就能如愿。追一个梦,谋一件事,是一场全擂台赛,是能力给予、环境、心智等一切的配合,缺少哪一个环节,都将败退离场。如果去已成是,就别频频回头。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一味沉浸过去,将会错失宝贵的当下,得不偿失。

有缘无分的人,不必回头顾。人与人之间的因缘际遇,也是因聚散无常而让人留恋珍惜,万丈红尘中,我们会遇到心有灵犀的知己;把酒言欢的朋友,互助互利的同行,无论相遇时多美,聚散都难有长久时。人生的列车一直向前,只能陪你一段路的人,比比皆是。我们只要做到,相聚时常欢笑,悦人也悦己。至于离别,那是上苍早就定好的事,无法干预。要明白,聚散皆有期,缘至则聚,缘尽则散,不必强求。

心头杂扰执念,不必回头顾。在世为人,应该常怀希望。但,一旦不切实际,就会得一忘二想三,然后烦恼丛生,执念回起。最自制的人生态度,是留六分热爱已有的,留四分期待盼望的。如此,才能不焦虑,心存美好。要明白,人生不过短短三万天,该是自己的,必将拥有,不是自己的,即使千般寻万般求,也难得其中。

生活很美,世界很大,放眼看去,可爱、可求的实在太多,反观眼前,盯得紧紧的这点东西,实在是平平常常。只有把烦忧看淡,把执念放下,才会有万千繁华入怀。人这一生,谋事有圆有缺,缘分有聚有散,欲望有大有小。一切皆是生活,平常心待之,不沉溺、不强求、不执着,就是最好的姿态。

人这一生,赤诚且尽兴,就是最大的圆满,要活就活得洒洒脱脱,要爱就爱得烈火烹油,要走就走得云淡风轻,要追就追得春风得意。沧桑人生路,不必回头顾,愿余生有强大的内心,有漂亮的灵魂,一路且歌且行。

20220927

常识:信封上“缄”的由来

我们常常见到有人写信,习惯在信封的落款处写上“某某缄”,这是沿袭了古代的做法。

“缄”原是捆箱子的绳子,《说文》:“缄束箧也”。“箧”是箱子之类的东西。“汉书”载“解箧缄”,就是捆箱子的绳子解开。《家语》曾记载孔丘在周庙里看到一个铜人,“三缄其口而铭其背,”“三缄其口”是说用绳子把铜人的嘴挷了好几道。现在形容人不发言叫“缄口”、“缄密”,都是由此而来。又引申为“封”,指的是把公文或书信封盖上,不叫别人看见里面的内容。

缄由“捆”引申为“封”,这和古代公文书信有关。东汉以前没有纸张,公文和书信多写在木板和竹筒上,叫“札”,并用绳子捆上,绳的打结处再加上一块泥,然后在泥上盖印章,以防被拆,这叫“泥封”。用绳子捆叫缄,用泥盖封叫封,解开绳子叫开缄。“缄”和“封”的目的都是为了保守“札”中的秘密。

202209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