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大巴去旅行(6)
(2022-09-27 10:21:05)
标签:
小说军事 |
开着大巴去旅行(6)
温州最大最好的旅游景区是雁荡山,五木他们在雁荡山住了一宿,玩了一天,到了灵峰、灵岩、大龙湫,看了最大的瀑布,观摩了高空走钢丝,参观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沿着雁荡山的山沟一直朝山里头走,翻过鸡公岭再向西,一路向西,西到落日的尽头,有个去处叫天堂山。那里是三省搭界,地广人稀,深山老坳,天高皇帝远,自古就是个避乱求安的场地。那些官场失意的、仇家追杀的、看破红尘的,还有那些杀人越货想洗手上岸的,每每发愿进山,图的就是自食其力远离尘嚣。所以天堂山人口不多,姓氏却杂乱的很,不续家谱,不问来历,也不拜先人。书呢是要读一点的,家家都把小孩送到学堂里念两年,识几个字晓得记账看告示就中。这里方圆百十里只有一个镇,也叫天堂镇。天堂二字叫的好,人就活得快活些。老百姓讲:水往山里流,代代出诸侯。
这里的风气是男人学手艺女人种田,小镇上木匠瓦匠铁匠铜匠,种茶的烧炭的剃头的修脚的,磨豆腐的晃麻油的编蔑席的缝衣掌鞋的,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哪个也不挡哪个路。顶不中的就唱小曲拉胡琴讨钱,也算一个行当。因此天堂山的男人,一年有半年是在外头混,剩下那半年就回家来过神仙日子。地广人稀,本来活人就容易,可人一活得松散,性子也就憨了。手上一壶茶,腰里一袋烟,讲话慢条斯理天上只要不下刀子,你都看不见他们急……
离开温州后,正常车程当天就可以到达福州。
然而很多事情并非如你想象的那样,温州到福州的路,几乎全都是山路,不仅路窄,而且车辆相对又多,天一亮,五木他们就从温州出发,本想在天黑之前赶到福州,谁知走到苍南县的时候,就来了个大堵车,在前方的一个山路拐弯处,一辆大货车侧翻在路上,本来只有双向两车道,堵了个水泄不通。救援的车根本过不去,没有救援车,侧翻在路上的大货车又挪不开,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人在处于这种情况时,你就是插翅都难以逃脱,早上九点钟就开始堵车,那真是堵得严丝合缝,一动也动不了。开始时,五木他们觉得前方可能是临时出现了什么情况,车也没熄火,就在那儿等着,可一个多小时过去后,一步没动,此时已有卖水、卖食品的当地人来到车前开始叫卖,并告诉说:“前面已经堵死了,十个八个小时是过不去的。”听人劝吃饱饭,听了人家的话,花五块钱买了一瓶水,以表示对人家的谢意。
待在车上等也是等,干脆下车看个究竟。五木从大客车上走下来,沿着山路一直向前方出事的地方走去,走了半个多小时,看到很多人都围在那辆侧翻的大货车跟前,一个个都束手无策,大眼瞪着小眼,又过了半个小时,来了一位穿制服的民警,大家像盼救星一样地可盼来了高人,可那警察来了以后,也表示无能为力,就在这不知所措的情况下,五木大胆地提出,把大货车推下公路的建议,五木的话刚一出口,立刻得到了在场几百号人的认可,警察也觉得这办法可行,于是便组织大家开始推车。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大家自发地伸出双手,“一二三、一二三”只几个一二三,就把侧翻的大货车推到了路边,让出了公路。这时那穿制服的民警,趾高气扬地站在公路上,指挥车辆一会让东边的走,一会让西边的走……
(20220925)
军事:古代行军中的旗语通信
古代军中的旗语,即是标志,又是号令,同时也是主要的通信工具之一。所以“练士者,先明旗之别而要束之。”
古代军队行军,主要是在白天。军中各部分,特别是前锋和主帅所在的中军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借助旗语进行的。据宋代许洞所纂《虎钤经》记载,当前头部队在行军中遇到林木险路,关隘难行,需砍树开路时,就举起青旗;当遇有高山峡谷,无回旋避敌之地时,便一面顺风烧草,防敌火攻,一面举起红旗;如果发现前方有列阵以待的敌兵,就要赶紧抢占有利地形,摆开阵势,同时举起白旗;如果前方是低洼沼泽地带,或是溪涧不平,就举起黑旗;如果前方平坦开阔,就举起黄旗。
(20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