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去过的地方(36)石狮

(2022-08-19 21:03:00)

我去过的地方(36)石狮

石狮市,在东北人眼中,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也是批发服装的主要城市之一,有幸到过石狮,才真正发现,1994年的石狮,并不是多大的城市,城市也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太普通太一般了。然而石狮人,却与内地人,尤其是东北人有着本质的差别。

1994年时的东北城市,刚刚步入改革开放不久,一切还都处在十字路口,特别是国营单位的转制,正是脚下趟着河水,手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瓶颈期,而像石狮这样的城市,他们已经完全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比如说:94年石狮银行的领导,他们在个人收入的问题上,已经实行了完全的承包制,就拿副行长这一层的干部来说,年薪20万,包括奖金、工资、招待费等所有费用。假设招待费你一份不花,省下来的全归自己。这20万你花光了,单位不会再给你一分钱。这一点和我们东北相比,差距就太大了,真是天壤之别。

石狮对于我来讲,并没在此驻足,只是路过,吃了一顿饭而已。那顿饭是张副行长招待的,饭后,简单地在主要街道转了转,然后便乘车去了泉州。所以说石狮在我的印象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20220817

军事:赫连之城深为可法也(2

岁月不居。时代的风雨早已把沈括所称道的赫连城抹为大漠之中的废墟,但我们重新回味一下他的论述,看看赫连城的构筑,对于现代防御是否也有某些“可法”之处,仍是十分有益的。

从赫连城的构筑可以看出,城堡的设计者是从战争的本质,即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出发考虑的。古代没有把宝贵的人力物力用于加厚城墙,而是用于修筑“极长且密”的马面,也就是说,把防御能力和加强建立在积极打击敌人的基点之上,这不能不说是找到了坚固设防的真谛。沈括认为,城墙修的无论怎么厚,如果不能打击接近城角的敌人,“终为危道”。

赫连城胜于其他边城的地方,在其马面“极长且密”,在有限的空间里,加大了防御纵深。赫连城还解决了当时筑城防御的侧射、倒射,控制战术间隙等。马面的长度、间隔都经过一定的安排,考虑了兵器的性能,消灭了射击的死角,从而使防御体系化。恩格斯在阐述筑城史的时候指出:“……最后,紧靠石墙每隔一定距离又增添了一座塔楼,形成了石墙的突出部,从这里可以对两座塔楼之间的军队投物射箭,从侧面防守石墙,石墙的防御能力就达到了发展的最高阶段。”赫连城正是这种发展到了最高阶段的古代要塞的典范。

202208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