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国平:写散文就如熬制鱼汤,味道鲜美需要这“三招”

(2022-04-07 07:02:58)
标签:

转载

分类: 阅读与写作
周国平:写散文就如熬制鱼汤,味道鲜美需要这“三招”

高境界散文:平淡而有味


散文是相对于骈文来说的,中国散文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小说还处于故事传奇阶段,但散文名篇已是星斗满天。周国平非常喜欢明代袁宏道的散文,归根到底是喜欢他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袁中郎云:“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由此看来,“平淡”是最难得的,在袁宏道看来平淡就是人的真性灵。周国平认为:“平淡是真性灵的流露,是本色的自然呈现,不可以求得。” 


他喜欢今人梁实秋的散文,因为梁实秋追求的就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们从文字中读出平淡,这不单单是对文字千锤百炼的结果,最重要的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我们在周国平的散文中之所以能读出散淡闲适,这是与他散淡心境有关的。

 

周老师以自己的切身体验来诠释对散淡心境的理解。他说:“活到今天,我觉得自己已经基本上看淡了功名富贵。”一个人年轻时苦苦追寻,看淡功名富贵是很难的,写的散文中自然会对现实抓得很紧,读起来自然而然就会觉得有压迫感;随着阅历的增加,不再匆匆赶往某个目标,就会从容很多,这自然也会在散文中有所体现。

 

同时,周国平说:“如果再放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虚荣心,我想我一定会活得更自在,那么也许就具备了写散文的初步条件。”


一个作家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看似在情理之中,但他认为要写出最高境界的“平淡散文”,这也是不足取的,要写出好的散文只需将自己特定情境下特定的感受自然而然记录下来,刻意追求独特的感受,刻意追求语言文字,其实是一种做作。 


当然,写出平淡的好散文,仅仅靠心境、精神涵养是不够的,还要讲究“味”。就是说在表达时要说出一个味道来,“平淡”不是无滋无味,而本身就是一种味道。这种味道是以生命本身的味道取胜,而生命的味道又是以纯粹、本真为最美。


写出好散文:只需要三招


如何写出好散文?其实,在谈论什么是高境界散文时已经就内容进行了谈论。除了内容,文字表达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呢?周老师以“做鱼”为喻,提出以下三招:

 

第一, 家无鲜鱼不烹调。

 

所谓“鲜鱼”指的是“真实感受”“鲜活感受”,所谓“烹调”指的是写散文。周老师认为要写出“平淡而有味”的散文,必须基于真实鲜活的感受。没有感受却要动笔,只会导致无病呻吟、没话找话,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给人虚假做作印象。

 

如何才能找到“鲜鱼”?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保持生命的本真,真正地体验生命、深入生活。周老师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比较看淡名利,不太会交际,所以他会有更多时间专注于自己的生命,体验自己经历的生活。 


他在与自己女儿生活中,用心观察孩子的每一举一动,用心和孩子交流,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获得了许多真实鲜活而细致的感受,最后写出了令读者感动的《妞妞》《宝贝,宝贝》

 

第二, 保持鱼味少添料。

 

林语堂曾说,行文要来得轻松自然,发自天籁,宛如天地间本有此一句话,只是被你说出来而已。周老师认为这样的说法是非常准确漂亮的,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角度,那就是从反面来理解,即为了保持鲜鱼的原味,千万不要添加不必要的作料。

 

何为不必要的作料?于词语,指的是堆砌辞藻;于句子,指的是滥用修辞;于段落,指的是刻意描述;于篇章,指的是着意雕琢;于道理,指的是故作高深……总之,都是为了散文更好看,而故意乔装打扮,而这样更容易失去散文本来的味道。 


古语有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繁华落尽见真淳”,在文学作品中指要保持原汁原味。初学写作的人往往钟情于刻意雕琢,但是慢慢地就会发现:其实,朴实无华的文字同样可以打动人心。渐渐地,当内心丰富、心境恬淡后,一切都会自然而然表达出来。

 

第三, 一鱼不熬大锅汤。

 

一条鱼就熬一条鱼的汤,如果熬一大锅汤,就会冲淡原味。周老师的意思是要写出好散文“文字贵在凝练”。大凡好的作家,文字的准确凝练是最高的标准,如何做到凝练?周老师认为:“基本就是一种删除废话废字的功夫。”

 

普希金写的小诗一气呵成,非常凝练流畅,究其原因就是诗人把它修改得太久太久。梁实秋的散文也具有简练之美,因为他知道割舍,就如雕刻石像,知道如何将多余的废料去除。

 

写散文就如熬制鱼汤,本来熬制一小锅,味道很好;但非要熬制一大锅汤,就需要添加更多的水,分水多,密度小,文字的味道就会离原味越来越远。


高境界的散文“平淡而有味”,它来自真性灵和散淡心,正所谓“好的散文大抵出在中年以后,散淡人写散淡文”。在文字表达上,要以真实鲜活感受为基础,要以自然表达为技巧,要做到凝聚简练,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散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