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洪建讲座:家长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

(2022-03-18 08:18:17)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校共育
一般人都是先做自己想做的,再能做的,最后才是该做的。
而成功人士首先从自己该做的事情开始,然后能做的事情,最后才是实现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规律】
每个国家国情不同,三岁之前,不要学习西方自由分享教育,比如三岁前的孩子即使在一起,也是各管自己的。三岁前,父母要无限呵护。
六岁之前,建立规则制度,不然埋下祸端,日后影响巨大。
6-12岁,用仰望的姿势看他,肯定孩子鼓励孩子欣赏他,建立孩子的价值感,奠定日后学习动力和性情稳定的基础。

【那些事】
·所谓的妙招,好似海底针。再好的东西如果我们用不到也是无益。
·如果我们家庭关系好了,那些招儿都用不着。
·没事少找家长,家长就是教育不好才出这些事,找了亲子关系不好更难处理事。
·现实的困境是什么?我们怎么破这个局?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不是老人的事,孩子是你生的,你不教育谁教育。
6岁决定一生的基本原理——有没有性情稳定,有没有给予爱
3-6岁有没有建立规则,这就相当于一个闭环
21天不能形成一种习惯,90天才可以。
能够破局的唯一途径,把孩子放在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始终朝着一个方向。
打造一个特别好的环境尤为重要:首先夫妻关系,包括我们跟长辈的关系
一对一不是环境,至少五人以上

【科学】
·只有满足学生(孩子)对归属感和影响力(价值感)的需要的时候,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
·学得好的前提不是教得好,是愿意学。愿意学的前提是有意义的。满足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所以创建环境的关键是打造归属感和价值感。充满了爱、尊重的环境里,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能治愈(至少90天)
·孩子回到家,这个家是温暖的、幸福的。家是孩子最最最重要的避风港。

【我们所有人】
·跟孩子有关是:老师、学校、家长、家庭;四个因素,所有的人都应该助力环境的构造。
·你想要什么,你就往哪个方向引。
·以生生关系的构建,打造我们的环境,或许我不是最好的,但是我朝这个方向前进。
·家校共育you and me
·欣赏自己家孩子,发自内心欣赏自己家孩子,揣着明白装糊涂。
·背后说别人坏的人最坏。背后说别人好的人最善良。
·学校老师在向家长表扬孩子,是在改善你的家庭关系
·家是一个可以随便说话的地方,在家可以自由、放松;但是家不是可以说随便话的地方,家长即使对老师千般不满,也不能在孩子面前说。

【家校共育】
·别问学习说点好
放学回家别问学习,说点好,让孩子说你点好
·有事没事儿多请教
凡事留三分,会也装不会
·少谈目标养过程
你要的是结果,不是落实在平时的过程。
学习习惯是过程决定,不是结果决定的。
·一份试卷你来考
没事做做孩子作业,考考孩子试卷,分数一定不能比孩子高,让他教。
家校共育的四重含义
1.共营环境
家校不同,环境要一致
改变家庭的生态,打造目标特点一致的环境
2.共同成长
我们走在前沿,家庭学校共同成长,我们都不是最美好的,但是我们都在变得更好的路上
家 庭育家庭,我们都要学着改变自己,一家人相互仰望的样子,任何一方都要说对方好,家庭用一种理念养育孩子
3.相互温暖
成人也不例外,老师也需要归属感和价值感。
懂得去鼓励老师,不要去告状,多沟通,你一份举报信不能改变什么,但是一封表扬信却可以带来意外惊喜。你要懂得鼓励老师,你想要老师努力付出,爱你的孩子,先温暖老师。
4.互作桥梁
把家长的好告诉老师,经过老师的口,把家长的好告诉给孩子听。
在家里把老师的好告诉孩子。
彼此的好说给孩子,孩子的好彼此传递。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
      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
      或者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还有那青草,那绚丽的朝霞,那红色白色的苜蓿草,以及那菲比鸟的啾鸣
      ……
      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了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美)惠特曼
 
归属感——成人
价值感——成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