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彩云:教育中的“瓶子问题”

(2022-03-13 07:05:10)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校共育
教育向来是本地的热门话题之一。即使在疫情期间,仍不时看到关于教育问题的反馈与观点,近期吸引读者关注的就有作文教学、补习与学生减负等方面的话题。

其实,关心教育的人士会留意到近年教育领域的变化:减少考试、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小学毕业会考计分制的变化、学校课堂教学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转变、资讯科技的运用让学生的学习超出课室、各部门合作给孩子提供走出课室的机会……。

值得庆幸的是,比较其他国际化大城市,本地购房压力小、对弱势家庭孩子的支持、就业机会持续增加、对终身学习的投入和重视……这些其实是政府在协调各部门,从源头上解决社会问题对教育的挤压,让教育回归应有之义。

当然,须要做的还有很多,而且在这过程中出现偏差或者问题也是正常的。个人认为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否定不了社会各界为教育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也不能说明学校的课堂教学和教育改革出现了大的问题。相反,这些问题的提出,恰恰给关心教育的人士提供了思考如何改进的角度。

这些话题说到底可以归结于教育中存在的“瓶子问题”。所谓“瓶子问题”就是把受教育的人看成瓶子,瓶子里短少什么,就给装进什么。教育中的“瓶子问题”是由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在1957年《文汇报》中的《瓶子观点》一文提出。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达到教育的目的,须要运用各种办法,让孩子把所学的东西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须要家长、社区、政府等各方的通力合作。非洲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举全村之力”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做法的目的性是很明显的:作文不行就补作文,句子写不好就多练习写句子;孩子作文写真善美,孩子的世界就是真善美的世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结果怎样,值得深思。

所以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家长和老师可以放下焦虑,放下要强加给孩子的期待,把焦点放在孩子身上,不指责、不攀比,真正接纳孩子的短板和优势,无条件地去协助他们“躬行实践”,引导孩子发挥潜能,成为将来社会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的孩子,才有力量去应对未来的挑战,才是社会需要的、懂得合作的自信公民。来源:联合早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