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家校共育 |
面对开学综合征,老师和家长,究竟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们收心,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孩子们如何实现自我调解?
1老师篇注重趣味性,快乐开学
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班主任们不妨用一个“趣”字来替代开学第一课“严”字当头的传统,开学几天不要声嘶力竭地管纪律,不要气急败坏地收作业,可以带着学生分享假期收获,开展一些假期收获汇报会、励志故事会、即兴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课等,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还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项目吸引孩子们一起投入研究。
春节的脚步尚未远去,热热闹闹,开开心心,欢乐开局又何妨?
如何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 让心理健康课成为开学后的重要一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日常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增强自助互助求助的能力,理性面对“开学综合症”。
- 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积极借助专业工具和手段,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及早实施精准干预。
- 及早分类疏导各种心理问题。针对学生在开学时,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避免造成心理危机。
- 加强心理辅导服务。做好常态化心理辅导服务,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辅导,为有心理需求的学生提供心理服务,并做好面向所在学校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业务指导、技能培训工作。
-
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调适锦囊。从返校前准备、调整生理状态、主动调适心理、做好科学防疫等四方面,给学生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开学遇见更好的自己”。
2家长篇不要急,给孩子一个“缓冲期”
快开学了,孩子生活无序,毫无入学状态?
家长首先要认识到,问题不只出在孩子身上,其实作为成人的家长和老师也有深刻的“开工并发症”,甚至比孩子更严重,这种普遍状况有待时间来化解。
家长要接纳孩子的不适,允许他们在“放假模式”和“上学模式”有个缓冲期,充分利用缓冲期对孩子进行引导:
第一,帮助孩子对上学期的学习生活做一个总结,鼓励孩子制定新学期的计划。制定好以后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对孩子能力范围内尚未列出的目标加以补充,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第二,尽快帮助孩子处理假期中的未尽事宜,可以将自己上班后及孩子开学头几天要办的事情一起罗列出来,相互鼓励和参照,做到一目了然,心里踏实。
第四,帮助孩子梳理和购置学习用品,找感觉。陪孩子选购学习用具及课外书,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既能拓展知识,还可以让心沉静下来,对孩子适应开学大为有益。还可以帮助孩子选择偏记忆类的内容,如英文单词、语文课文或孩子感兴趣的课目去复习和预习,热热身,找一找感觉。
第五,为孩子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按照孩子所在学校的作息时间起居,不要再组织太多娱乐活动。逐渐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频率,消除其网络依赖,通过打打球、跑跑步等其他一些活动充实孩子的生活。
孩子一早上拖延症严重,家里鸡飞蛋打?
宽容,给予缓冲期的关照,并不代表着放纵。来自成年人的“开工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适应速度,需要我们成年人以身示范。
以早高峰时段为例,家长从被窝里几经挣扎起床,早已把时间的限度逼近了极限,随后再期待孩子闻风而动,那真的是难于登天。
消极的言语和留恋假期的心思,很容易在孩子面前暴露无遗。打起精神,哪怕是先“演”一个打了鸡血的模范家长形象,一改家庭中慢节奏的慵懒氛围,无需做匆匆忙忙的“催命神”,把“催睡”和“叫早”的闹钟提早二十分钟,让抱怨和呵欠交织的清晨多一份从容不迫。
以身示范,有效示范,你的行为就是家庭氛围。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吊足孩子胃口,寻找兴奋点,点燃孩子的上学期待。试想,你在哪种状况下最期待见到单位同伴呢?
一个新做的发型,一套崭新的裙装,还是一个急待分享的旅行经过?总该有些兴奋点,让孩子数分数秒地期待见到同伴吧。这个吊足孩子胃口的计策,因人而异。与自家孩子的脉搏一起律动,土方法,往往正中孩子下怀。
经过寒假的休息,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上学感到焦虑,家长要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给予针对性鼓励和支持。
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身的焦虑情绪,在帮孩子收心的时候,避免过于严厉。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多了解孩子内心想法,勤于沟通,对症下药,循序渐进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
家长可与孩子一同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进行查漏补缺。与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树立新学期的目标,做好开学准备等,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3孩子篇尝试接纳各种负面情绪
一想到要开学,就感觉情绪低落、迷茫、焦虑、紧张?
没关系,开学在即,大家从寒假的放松状态切回开学的紧张状态,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对这些情绪,我们可以尝试接纳它,允许它的存在,慢慢调整。同时,尽快停止各种社交活动,学会休息和放松,冥想、小憩,让大脑劳逸结合,让心理平稳过渡,形成学习和休息之间的切换,让思维恢复到平时的模式中。
我们还可以用“SWTC”法来调节情绪。
一想到要面对很多的挑战和困难,就不想去学校?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开学后就能见到亲爱的同学、舍友,能听老师讲课,能学习到很多有趣的知识,是一件十分值得开心和有意义的事。告诉自己“我很棒!”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想想学校的美好时光,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新学期的挑战,让自己对新学期充满新的期待。
从一个放松、玩乐的状态一下子变成紧张、严肃的学习状态,出现一些身体心理的不适症状是正常的,给身体和心理一定的缓冲和适应时间。
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对自己上个学期以及假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有哪些学科成绩和哪些方面是需要重点提升的,新学期有哪些必读的书籍和必须完成的事项等等。对各方面进行规划,找准新学期努力的方向,设立目标,将大目标分割成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激发新学期的学习动力。
最后,帮助孩子收心,顺利入学,还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亲子关系、家庭重大事件等情况,积极寻求学生家庭成员的有效支持。
在家校协同中,帮助家长增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思想动向和情绪变化。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班级钉钉群等平台和渠道,积极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营造有利于学生快乐开学、健康成长成才的合力。(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