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梅
在这个时节,能够在室外绽放的花儿不多,茶梅是其中的一种。
茶梅,因为叶子似茶、花儿如梅,兼具了茶花和梅花的特点而得名,是山茶科山茶属的优良花灌木。我国自唐代中期就已将茶梅作为观赏植物进入庭院栽培欣赏,茶梅栽培的历史至少在1200年以上。
茶梅与山茶同科,是同属中分类出来的一个品种。茶梅和山茶的主要区别是:茶梅系灌木,大多是经过杂交培育的花种,树体小,很少有小乔木。茶梅的叶片厚实,长椭圆形,浓绿光泽强,叶缘有疏利的锯齿。茶梅的花朵多而紧湊,多数品种有香味,花色以红色和白色为主,很少见到黄色花,花期早而长,是赏花,观叶俱佳的花卉。山茶是灌木却有小乔木,也有野生花种。山茶的叶片较大呈椭圆形,浅绿,叶缘锯齿浅散,山茶花有黄色花,但有香味的花儿少见。山茶花的花期比较晚且花儿开放的时间比较短。
茶梅
清代陈淏之《花镜》卷三花木类考载:“茶梅非梅花也。因其开于冬月,正众芳凋谢之后,若无此花点缀一二,则子月几虚度矣。其叶似山茶而小,花如鹅眼钱而色粉红,心深黄,亦有白花者,开最耐久,望之雅素可人。”茶梅花蕊为淡黄色,花药颜色为金黄色,成熟后为褐色,接近花蕊的花瓣上,有一条条粉红色的条纹,让花瓣色彩出现了色泽的深浅变化,显得更美。
由于长期的自然演变和种间杂交,茶梅的园艺品种不断丰富,至今约有500余种。从大的方面看,大致可以分成4个品种群:
一是普通茶梅品种群。其生态、形态与茶梅的野生种相似,花期较早,10-12月开花,花瓣1-2轮,6-11枚。花色以白色、白色带红晕为多数,还有粉红、红色及红白复色。花大多有香味。它们的雄蕊一般发育正常,基本无瓣化,大多能结实。在比较有名的茶梅品种中,像朝日鹤、雪月花、酒中花等都属于此群。此群目前我国有50多个品种。
朝日鹤的叶子呈椭圆形,浓绿,先端尖,齿尖而细,树形直立,冠较开张,长势中强。花是白色,镶鲜红色宽边,花瓣圆形7-10枚,盛开后反卷呈飞舞状,花的直经约8-10厘米,单瓣型,具浓香。
白茶梅
朝日鹤
二是冬茶梅品种群。是以小玫瑰的实生及其后代为基本品种。由于本群品种易与普通茶梅群品种杂交产生后代,故本品种群无严格定义。本群品种树形一般较开张,枝叶着生较密,多数品种的叶片以主脉为中心明显向上折拢。花期较迟自11月至翌年3月。花瓣在15-40枚左右或更多,花色以红色、粉红色为主,也有复色、白色花。不少品种有香味。雄蕊部分多瓣化而成为半重瓣及重瓣花,少数品种偶能结实。除了小玫瑰之外,比较有名的品种还有绯乙女、白芙蓉、葡萄酒、朝仓、粉玫瑰和初光等,此品种群目前我国有50多种。
绯乙女的叶呈椭圆形,深绿,叶缘齿钝而浅。花色粉红至红色,花瓣近30枚,重瓣型,花径可达8厘米左右,花开初时中心花瓣呈珠状,是茶梅花的名品。
朝仓的花期早,重瓣,花呈乳白色,外轮瓣丛呈浅微红色,中间雄花蕊金黄色,花有微香。
绯乙女
朝仓
三是春茶梅品种群。可认为是茶梅与山茶花的种间杂交及其后代。其花形和树的形态多数处于普通茶梅和山茶花的中间型。该群的花期迟,一般从12月至翌年的3-4月。叶较大,毛稀少。花有单瓣、半重瓣以至重瓣,而以半重瓣居多。花瓣连生或微连生。花色多数为红色、粉红色,少数品种白色,复色。本品种群基本不结果实。有的品种仍似普通茶梅,离体雄蕊簇生于花心;有的品种雄蕊似山茶花。像娇笑颜、立寒、宝冢、龙光和银龙等都是本群的优良品种,此品种群目前我国约有20种。
姣笑颜的叶片尖而小,显绿色光泽。半重瓣型,花粉红色间有白色云状斑块,中型花,外轮花瓣平铺,中部花瓣波浪状,花心有较短的近离生状态的黄色雄蕊,花极芳香。
立寒俗称勘次郎,玫瑰红色,花瓣10-15枚,质厚而光滑,花瓣中间雄蕊金黄,花径8厘米左右,半重瓣型。
宝冢的花是淡粉红色,外轮花瓣泛粉红色,花瓣25-30枚,雄蕊稍连生,花径10厘米左右,半重瓣型。
娇笑颜
立寒
宝冢
四是油茶品种群。是中国原产的油茶系统品种,是作为油料作物广泛校培的,一般不作为观赏树种应用。所以介绍茶梅品种时,以前面的三个品种群为主。
我国有关茶梅的最早记载,源自唐代刘长卿撰写的茶梅诗。这首赞颂茶梅的五言律诗叫《夏中崔中丞宅见海红摇落一花独开》:“何事一花残,闲庭百草阑。绿滋经雨发,红艳隔林看。竟日余香在,过时独秀难。共怜芳意晚,秋露未须团。”(收录于汪灏等人于1708年编撰的《广群芳谱》中,即康熙四十七年)这首诗不仅写了“绿滋”和“红艳”,还点明了其花期在“百草阑”和“秋露团(多)”的深秋,更突出了茶梅的清香。诗题中的“宅”字,表明此株茶梅为人工栽培于庭院之中。“摇”字古通“遥”字,“摇落一花”真实地描写了茶梅落花时片片花瓣散落的景象。
茶梅
自宋代开始,茶梅已普遍栽培,因此出现了许多描写茶梅的诗词。北宋陶弼写有《山茶花二首》,其一写道:“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海红。名誉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宋代刘仕亨的《咏茶梅花》一诗,写出了茶梅优雅的形象和超逸的气韵:“小院犹寒未暖时,海红花发昼迟迟。半深半浅东风里,好似徐熙带雪枝。”两首诗中的“海红花”指的均是茶梅。
中国最早记载茶梅的文献是王路编著的《花史左编》(1617年,明代),日本最早记载茶梅的是贝益原轩所著的《花谱》(1694年)。贝益原轩在《花谱》中用汉字名称“茶梅花”、“海红花”等品种描述。茶梅“花开春雪中”,如果花期甚迟,又是红花,则其品种是“小玫瑰”。在浙江还有小茶梅、小缘杨、矮脚红梅、重瓣红茶梅等别名。而日本大阪称为“狮子头”,东京称为“寒椿”。根据“海红花”的花色、树为矮性、花开冬季以及花期长的特征,贝益原轩先生认为中国的“海红花”与日本的“狮子头”的特征完全一致。这就说明“海红花”和“狮子头”是同一个品种,也就是我国现在所叫的“小玫瑰”。这个品种是我国最古老的品种,也是传统生产最多、现代园林应用最广的品种。
小玫瑰
明代文徵明的题画诗《茶梅双禽》写道:“绝艳清芬名自奇,相看总是岁寒姿。山禽应惜栖能稳,两两飞来借一枝。”该诗的前两句赞美茶梅的冷艳,突出、强调它能凌霜傲雪的岁寒贞姿,为下文山禽的择枝而栖埋下伏笔。;后两句说两只山鸟飞来落在一个茶梅枝上,而且站的很稳,暗喻着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事要稳。明代画家陈道复的《茶梅》诗,则别有韵味地写出茶梅的小巧玲珑:“花开春雪中,态较山茶小。老圃谓茶梅,命名亦端好。”
明代高濂创作有一首词《梅花令·茶梅》:“澹粉轻匀。微红浅带嚬。叶较茶枝更绿,花却似、与梅浑。傲霜开小春。轻霞浮翠云。最好此时花尽,喜相对、共温存。”不仅写了茶梅“淡粉”、“微红”的花色,而且还写了花形,“花却是,与梅浑”,说其花形与梅花相似。明代张谦德的《瓶花谱》将茶梅列为“六品四命”。
茶梅
茶梅的株高一般在1-2米之间,叶互生,花顶生,有桃红、粉红、大红、纯白、复色等多种颜色,花瓣有单瓣或重瓣之分,有不少品种的花儿具有香味。茶梅在寒冷的冬季静静开花,绽放出一抹鲜亮的色彩,非常的美艳、动人,不与其他花朵一起争奇斗艳,而是怀着谦让的态度,独自盛开,带着清冷、高雅的感觉。茶梅叶形雅致、花色艳丽,花期可以自10月初开至翌年3月,是一种优良的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茶梅作为树形优美、花叶茂盛的茶梅品种,可于庭院和草坪中孤植或对植;较低矮的茶梅可与其它花灌木配置花坛、花境,或作配景材料,植于林缘、角落、墙基等处作点缀装饰;茶梅姿态丰盈,花朵瑰丽,着花量多,适宜修剪,亦可作基础种植及常绿篱垣材料,开花时可为花篱,落花后又可为绿篱;还可利用自然丘陵地,在有一定庇荫的疏林中建立茶梅专类园,既可充分显示其特色,又能较好地保存种质资源。茶梅也可盆栽,摆放于书房、会场、厅堂、门边、窗台等处,倍添雅趣和异彩。
茶梅
茶梅的主色调有红、白两种。红色茶梅的花语寓意是清雅、谦让,象征着谦逊、低调的态度。白色茶梅的花色纯白,就像是一个天真、纯洁的女孩子在等待着爱情一样,象征着完美的爱情,能跟所爱之人牵手一生。所以白色茶梅的花语是理想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