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家长学校 |

《韦老师家庭教育论坛群》
拖拉、效率低、专注力不高、积极性不强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写作业时常见的问题。家长对此要有一个心理预期,耐心分析出孩子上述行为背后反映的问题是什么。当家长缓和情绪,没那么焦虑的时候,才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家长在孩子做功课之前,首先应该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而写作业是学习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在每次开始写作业之前,妈妈可以先跟孩子聊聊天,帮助他缓解一下学校学习的紧张情绪,让孩子吃点东西,喝足水,上好厕所,清空学习桌上一切非必要的物品,准备好学习用具,让孩子从心理,到身体,再到环境,都做好了写作业的准备。久而久之,孩子知道了这样一个流程,就不会再那么畏惧写作业这件事情。充分的准备是后续专注写作业的前提。
二、对孩子放心放手
常见有的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做作业,一旦发现有问题,或字写错、写歪了,一边帮着孩子涂擦,一边批评、埋怨、责怪孩子:“怎么搞的,又做错了,总是改不掉。” “说过多少遍,就是记不住,气死人的!”我们可以想象孩子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氛围中,他学习的兴趣和能量之门还能打开吗?这个时候,家长再怎么说教,他是听不进去的,也是改不过来的。
有的孩子已经养成了作业磨蹭拖拉的习惯,家长就可以使用“限时作业法”,予以纠正。家长指导孩子学会估计作业量,确定完成的大致时间,然后征询孩子,如“语文40分钟能做完吗?数学30分钟能做完吗?如果在规定时间做完,给你贴上一个小星星,当达到5颗小星星的时候,妈妈会奖励一个你喜欢的东西或带你到公园去玩。”通常情况下,孩子会乐意接受的。如果孩子注意力太不集中,有拖拉的行为,大人可在旁边提醒一下,如“己经做了15分钟了,加油!小星星在等着你呢!”这时,孩子也许会集中精力继续做下去。
3、 利用“直接要求法”来纠正
四、如何指导孩子学会解题
1、
教孩子读懂题意
许多题目并不难,只是孩子没有认真阅读原题,或者感到无从下手,或者是匆忙解题,思路不对,这些都是不良习惯。如果家长为了图省事,直接告诉孩子该如何做,甚至将算式都列好了,就会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想思考,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正确的方法是鼓励引导:“你很聪明,妈妈相信你,只要多读几遍原题,你会做得出来的。”当孩子做出来以后,大人要高兴地称赞:“我说你很聪明吧,只要仔细一读题,就会做了。”这时,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
2、善于运用例题
对于孩子经过思考实在不会做的题目,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诉原题的解法.如果家长有能力,最好的方法是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弄懂弄通例题,再让孩子去做原题。由于弄懂了例题,孩子多半会做原题。这种做法,虽然大人要麻烦一些,但能够训练孩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否则,孩子总是处在就题解题的被动思维定式中,很难建立学习的思维迁移模式。
会学习的孩子,说到底就是具备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能够以弄懂例题为基础,去应对千变万化的习题。这就叫做“活读书”,而不是“死读书”。韦宁教授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