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视点.争鸣 |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
“尽管贫穷但是感到满足的人是富有的,而且是非常富有。而那些尽管富有的,整天担心什么时候会变穷的人才凋零得像冬天的世界。”
今天,我们要说的人就是贫穷得非常“富有”的清华某位学生。
当然,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但是他早已因为在学校论坛BBS“树洞”的留言让大家所知晓。
尤其是其中那句“我想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不知让多少人感动并惭愧,从而改变自己的奢侈行为。
接下来,我们先看看这位清华贫困生的完成“树洞留言”。
在树洞里,我看到了一些领国家助学金的同学大手大脚,也看到了一些同学好像并不是困难,我更看到了许多拿了学校的奖励,可是连写感谢信都不愿意写。
觉得很麻烦的同学,我想把我的故事讲给你们听。
我来自单亲家庭,家里是困难户。从我上大学起,家里就拿不出一分钱了,5000元的学费,750元的住宿费,这些在7年前,我刚上大一的时候,都是天文数字。
你们知道T35吗?
我很感谢这趟列车,它至今都在,这是唯一一辆从安徽到北京,依然有硬座的白皮列车。
是的,就是比动组便宜一半,速度120的最普通的空调列车,你们可能都没坐过这种了吧。
它的硬座票价是140,卧铺和动组硬座一个价是280,而高铁是560。
我每次都是用学生票70块钱,坐一宿回家。但它的硬座票也很难买,更多的时候,我是拿一个小马达,席地而坐,看一宿书也就到家了。
,,,,,,(只显示了开头,全文可去搜索”
这位同学的留言,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的3个闪光点,那就是自律,感恩,和懂得回馈。
74在生活费有限情况下,该同学还是严格按照自己的预算计划执行,尽管是那么难,也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学业不但没有耽搁,身体也照顾得很好。能做到这些不但需要能力,也需要足够的毅力。
74对别人的帮助,能够永记在心,并真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这一点上,这位同学做得也非常好。他记得为他争取补助金的老师还有资助过他的那些企业家,让别人知道他是一个不会辜负他们好意的一个人。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懂得感恩,不仅是一个人美德,他也会因此获得更多人的帮助,也会更容易成功。
74感恩的终极表现那就是“回馈”,那么这位同学也做到了。
作为贫困生的他,深知贫困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和苦恼,所以他想把自己曾经获得的爱的能量传递下去,拿出自己微薄的收入,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雪中送炭”,让他们重新燃起对未来的信心。
这确实让很多大手大脚的同学和年轻人感到汗颜。
据说一些人看到这名同学的帖子之后,纷纷退掉了没有那么需要的快递, 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清华这名贫困生的高尚灵魂已经对其他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说,有时候“贫穷”对一个人来说,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只要你足够优秀,照样可以成功,甚至你会比别人更加成功,这完全取决于对待贫穷的态度。
那些在贫穷面前怨天尤人,甚至把别的资助自己行为看做“应该应分”的人,看完这位同学树洞的留言后,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俗话说“人穷志不能短”。
人要知道感恩和回馈,懂得去帮助更加需要帮助的人,未来是路才能够越走越亮堂。
著名演员孙俪曾经资助过一名学生叫向海清,他的做法正好和这位清华学生相佐。
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孙俪在一个叫《希望在山区》的电视节目上,了解到重庆市巫溪城厢中学贫困的高一学生向海清艰苦求学的情况,她为向海清的命运所感动,于是就叫母亲通过节目中的热线传呼,与向海清取得联系,并且开始资助他的学业。
2004年向海清高考名落孙山后选择复读,终于在2005年考取上海水产大学。刚上大学不久,孙俪母女就终止了对他的资助。
然而,向海清却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他不但对于孙俪的资助没有表现出感恩,反而还向记者举报孙俪对他的停止捐助,这是让人始料未及的。
向海清同时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长达6000字的信件,里面讲述了他和孙俪之间从捐助到停止捐助的一些事情。
当然里面提到了,他如何因为额外开支,问孙俪要钱不给的懊恼,孙俪母亲为了不给出90元电话费不让他当班长的埋怨等等,似乎感觉很委屈。
实际上,我们无需去探究向海清说的真假,就仅凭孙俪能资助他几年,让他顺利考上大学这事就足以证明对他恩重如山了。
古人尚且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弄到今天的地步,我倒是想问问向海清,孙俪是上辈子欠你的吗?资助你这么多年,你有表达过自己深深的的谢意吗?有没有向树洞同学写过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我们不禁疑问,向海清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想到过自己勤工俭学吗?上了大学就已经算成年了,别人可以做家教,那你为啥就不能做呢?
额外打疫苗的175元,难道就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吗?别人批评得都很有道理,做人要懂得自尊。
自己做助理的补助难道就不能给孙俪母亲买点礼物表达一下心意嘛?
所以,向海清不知道感恩也就算了,还写控诉信指责恩人,确实很难让人很难接受。
看完向海清和树洞同学的故事,有很多人会问:
为啥“善”的花在清华贫困同学那结出了美丽香甜的果实,而在同样是山区贫困生的向海清这里就结出了罪恶的异果?
这确实是直到探讨。
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同样是善举,资助的人也愿意把钱资助给像清华那位知恩图报的贫困生,这是人之长情。
人的关系是在相互的交往中加深,那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的人早晚都会被人抛弃。
实际上,向海清事件中即便孙俪是资助一天也是恩情,更不要说中途决定不再捐助。
所以,向海清虽然上了大学,但是他未来的路已经被自己损坏大半了。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说过:
承认贫困并不是可耻的。相反,不为改变贫困而努力才是确实可耻的。
贫困的人在最难的时候,接受捐赠没错,但是如果一味儿地产生依赖和不劳而获思想就非常可耻,如果不知道感恩和回馈就更让人伤心。
清华贫困生树洞的感言给那些受到捐助的人好好地上了一课,做人要:以我来时路,赠你沿途灯,心中有感恩,才能看见来路和去路的美好和光明。
文/春城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