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之前,有些孩子感到不知所措,生怕成绩不理想。那么此刻考试已经结束成绩已然出现,孩子们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成绩的呢?他们在乎同学、老师、家人的眼光吗?现在他们又有怎样的心情状态呢?
其实,当考试失利时,孩子的内心其实跟大人同样难受,除此之外,还有害怕,恐惧,愧疚等心理。对孩子来说,遇到挫折,这个时候,更需要家长和风细雨般的安慰与鼓励,而不是粗暴训斥孩子为啥没考好,或者直接打孩子一顿。家长如果责骂孩子,表现出强烈失望和痛心,你的情绪会感染你的孩子,懂事的孩子心理负担会很大,不懂事孩子会埋怨你对他们要求过高。
孩子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不应把自己拘泥在一次两次的考试结果中。期中考试之后,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考后心理调适,让孩子把眼光放在未来,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从正面积极的角度看待考试,打开格局,让考试真正成为孩子们可以利用的不断提升自己的工具。
和孩子一起想一想,我可以从这次考试中获得什么?变被动为主动,不被考试所裹挟。回归考试最本质的作用:查漏补缺,找准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等。

一次考试都是我们可以抓住用来改善自我的工具。无论是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还是心态调整,哪怕我们在一次考试中,只抓住一个点去改善。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收益颇丰。这里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有的同学心理素质不太好。平时小测验小练习成绩都不错。可是一到大一点的考试就发挥失常。明显就是考试心态出了问题。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太重视自己的考试成绩。将结果看得太重要,往往就会患得患失。考试确实重要,但我们应该淡化考试结果。考试之后,总结一下,造成自己答题心态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想一想自己考试前和答题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具体是怎样的?又有着怎样的内心独白?这些场景的回放有利于你去澄清问题所在,将他们列举在本子上,然后下次考试有意识的去调整。考完之后再去思考这次考试是否有所改善。哪些调整是起作用的?接下来又要如何做进一步调整。就这样,通过每一次考试不断调试,你的考试心态一定会有所改变。当你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时候,每一次考试都会变成一次自我调整的机会。
二.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份考试get清单表。

过这种方式了解此次考试的情况,是思想上不重视、还是学习方法不对、抑或是考试时间未能合理分配等等,了解试卷出错的原因。举例来说,有同学分析这次考试数学试卷出错有以下3种情况。
原因1:对某个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不深。
对策1:对题目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认真复习巩固,真正理解透彻。
原因2:对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技巧不会、不熟。
对策2:从一道题上升到一类题,多做练习,熟练掌握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答题要领,真正融会贯通。
原因3:审题不仔细、计算失误、考虑不周、碰到大题产生紧张畏惧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对策3:有意识锻炼孩子的应试技巧和应试心理素质,保持平常心,养成答题完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同时,引导孩子以后的每一次考试都可以这样做,如此坚持下来,我们一定会发现孩子有了惊人的变化。
三、考后孩子出现明显不良情绪时,交给孩子一些合理宣泄情绪的小方法
哭——适当的哭一场。从科学的观点看,哭是自我心理保护的一种措施,它可以释放不良情绪产生的能量,调节机体平衡。哭是解除紧张、烦恼、痛苦的好方法。
喊——痛快地喊一回。当受到不良情绪困扰时,不妨痛快的喊一回。通过急促、强烈的、无拘无束的喊叫,将内心的积郁发泄出来,也是一种方法。
诉——向亲朋好友或心理老师倾诉。诉说是一种良好的宣泄方法。把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心中,会增加心理负担。找人倾诉烦恼、诉说衷肠,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感到舒畅,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安慰、开导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动——运动减压。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往往不爱动,越不动注意力就越不易转移,情绪就越低落,恶性循环。因此可以通过跑步、打球等体育活动改变不良情绪。
告诉每个孩子们,在人生过程中有无数场考试,一场考试决定不了一个人的一生,只有我们把每一次经历,都当成自我成长的契机,与考试携手同行,追求心灵的成长,告别儿童式的退缩与逃避,才能从此走向用智慧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成熟。期中考试的成败与否并不会决定一个人命运,人生无所谓赛跑,更不存在起跑线,人生其实是无穷尽的马拉松,要把目光投向未来。( 青州新父母学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