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志亮:不要再故意激发孩子的嫉妒心,伤害远比你想象的深

(2021-11-09 16:22:50)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长学校

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它包括焦虑、恐惧、猜疑、羞耻、敌意、怨恨、等不愉快的心理状态。


但它并不完全是有害的,适度的嫉妒,能让人们看清自己的短板,积极进取,努力超越对方。


而畸形的嫉妒,却让人们生活在长期的痛苦之中。


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妒忌的情绪,当这种情绪变成主导,最终就会被愤怒、焦虑所击垮。嫉妒心过强,结局往往是损人不利己。



容易激发孩子嫉妒心的那些小事


01用爱试探孩子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发现人类的嫉妒情绪始于人生初期6个月。


研究表明年幼的儿童,对于父母爱别人这一事件非常敏感,比如不满1岁的婴儿,在妈妈给别的婴儿喂奶时,都会表现出不安、愤怒等嫉妒情绪。


而大人们呢,也很喜欢利用这一点,来证明孩子对自己的依赖。


比如,有的大人会在孩子面前,佯装要去抱其他家小孩子:“宝宝你看,妈妈不抱你,抱她。”


这时孩子就会小嘴一瘪,不高兴,开始哭闹,然后大人再回过头来乐呵呵地抱起孩子。


时间久了,这种情绪就会吞噬孩子,心胸变得狭窄,也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手足之间,这种行为更会让孩子仇视自己的兄弟姐妹


02用比较引发孩子的嫉妒


几年前,山东曾发生过一起骇人的中学生杀人案。14岁的初三学生秦某,持刀杀死了同班同学马某。


杀人动机很简单:杀了他,我就是第一名。

 

嫉妒,很多时候就来源于比较。不放下比较,嫉妒就永远不会消失。


拿孩子比来比去,其实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打击和否定。


在这样的教育中,孩子真的很难有自信,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不如别人,自卑就会化成狰狞的嫉妒心。



如何化解孩子的嫉妒心?


01正确看待嫉妒心


产生嫉妒心,并不是孩子的错,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嫉妒别人,忍不住批评、阻止,其实大可不必。


一般来说,只要好好引导,这种小情绪就像风吹麦浪,吹过去也就结束了,父母反应太大,反而会加重孩子的怨恨。


02不拿孩子做对比


美国女科学家芭芭拉•麦克利托克,在81岁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她在领奖台上说:


我是一朵秋天里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


看待孩子的成长也应如此,不应该把别人家孩子的节奏来衡量自家孩子的成长结果,把孩子暂时的落后看得很重、很焦虑,最后打击了孩子成长的自信。


我们可以真诚欣赏别人家的孩子,但是也不要吝啬对自家孩子的鼓励,引导他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不仅能收回他的嫉妒,而且也能帮他专注自我的进步。


03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绘本《我不要嫉妒》一段话很适合大人和孩子探讨:


“妒忌无非就是当别人比我好,当别人强过我,我会不开心。不过我也要好棒的时候,这样想想,真是好有趣哦,或许我妒忌的那个人,也正在妒忌我呢!”


有个很经典的游戏叫“我有你没有”,其实就暗示了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没有必要看着别人拥有的东西而焦虑。


比如别的小孩有赛车,转念想一想,原来我也有别人没有的积木玩具,孩子如果对别人关注过多,就会错过自己本身拥有的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