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pplong转载 |
分类: 传统文化.休闲 |
不少地方已经下雪了,上海的气温也终于开始下降,有点入秋的味道了。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在这个时节开得正艳,被人们称之为“花美丽”的马缨丹。在庞大的植物世界里,美丽的花儿多了去了,但大都不会直接用“美丽”二字作为它的别名。由此也可以知道,马缨丹的确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儿。
马缨丹是马鞭草科马缨丹属直立或蔓性的灌木,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据文献记载,1645年,马缨丹被荷兰人带到台湾,这是它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自那以来,马缨丹一直凭着园艺花卉的身份持有进入我国的合法签证,并在南方地区广泛栽培。这是一种不耐寒的植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2摄氏度,如果环境温度低于0度就会死亡。在适宜的气候下,能够全年开花。
马缨丹
马缨丹是直立或蔓性的灌木,高1-2米,有时藤状,长可达4米。整株都有着短短的粗短的软毛,小茎呈棱角状,称为小枝方形,在棱角上有小倒钩。叶对生,揉烂后有强烈的气味,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叶面较粗糙叶缘呈钝锯齿状,网状叶脉明显。叶子表面有着凸起的小疙瘩,和蟾蜍草叶子有点相似。
《南越笔记·马缨丹》写到:“一名山大丹,花大如盘,蕊时凡数十百朵,每朵攒集成球,与白绣穗花相类。”马缨丹开的小花直径在1-2厘米之间,苞片披针形,外部有粗毛。花萼管状,膜质,长约1.5毫米,顶端有极短的齿。马缨丹的头状花序像个小绣球,一个花序通常由20多枚小花组成,其中的小花由外向内渐次开放,又渐次变色。当马缨丹的花苞刚刚冒出来的时候,花苞是黄色或粉色的,慢慢的颜色就会变深,逐渐变为橘黄或橘红色。所以一个花序上会有不同的花色,花簇外边是橘红色,中间部分为黄颜色。因开花早晚不同,不同的花序又呈现不同的花色,黄、赤、橙、粉......似乎每一种艳丽的颜色都会在马缨丹上找到,看上去非常漂亮,色彩斑斓,层次分明,很有观赏性。因而,喜欢的人叫它如意草、五色梅、五色绣球、五彩花等。
马缨丹
马缨丹名字中的“缨”,本意是指系在脖子上的帽带,也指彩带,这是古代女子许嫁时所系的一种彩色带子。将其作为花的名字,凸显了它整体上色残斑斓的特征。在书写的时候,注意不要误写成“樱”,那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马缨丹花朵的多变与多彩,并不是为了迎合人类的审美情趣,而是为了它自己的繁殖大业。据博物学家的研究,植物进化出不同的花朵颜色,是为了迎合不同动物的喜好。比如孔雀峡蝶偏爱橙黄色的花朵,而凤蝶和弄蝶则喜欢造访粉红色的花朵。聪明的马缨丹通过花朵色泽的不同变化,来吸引各类蝴蝶的造访,已达到尽最大可能授粉的目的。为了生存能够做出如此的变化,真可谓不遗余力啊!
看到下面这两只追逐马缨丹的蝴蝶,耳边是否会响起庞龙的《两只蝴蝶》:“亲爱的,你张张嘴,风中花香会让你沉醉;亲爱的,你跟我飞,穿过丛林去看小溪水……”
马缨丹
在席慕容的文字中,马缨丹是经常出现的植物。其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马樱丹》,文中讲了自己在香港读小学的时候,学会逃学的事情。
“逃得也不远,就在学校旁的山坡上。山坡没有大树,只长满了已从有一丛的马樱丹,足够遮掩我小小的身体。我一个人躺在花下面,阳光总是柔和的,无所事事的我摘着马樱丹,仔细观察着那些像彩虹一样的小花朵,我想,我对色彩的初级教育应该就是从那些逃学的时刻开始的。
从香港到台湾,满山仍是一丛又一丛的马樱丹。新竹师专后面的山上也有着一片和童年记忆里非常相似的山坡,住在新竹的几年,我常带着小小的慈儿爬上山坡去。在柔和的阳光里,我们母女俩摘着花朵,听着远远山坡下传来的学校里的钟声,总有一些模糊的光影从我心里掠过。
而那样的日子也渐渐远去了,一切的记忆,终如光影般互相重叠起来。只有在我经过每一丛马缨丹的花树前的时候,他们才重新带着阳光,带着钟声,带着那彩虹一般的颜色向我微笑迎来。”
马缨丹
马缨丹是优良的观花观叶植物,花期长,全年均能开花,最适期为春末至秋季。花虽较小,但多数积聚在一起,似彩色小绒球镶嵌或点缀在绿叶之中,令人心旷神怡。马缨丹因花期长,适应性强,园林中常丛植、地被覆盖和做绿篱,也可于草坪中点缀,可种植于山石旁。还可用于花坛布置等。
马缨丹虽然很美,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它只能远看,不能近闻。它的茎、叶和花都能散发出一种具有刺激性的呛臭味,不用说人了,就连虫子也不喜欢。所以也有人将其称之为臭牡丹、臭藤子等。这看上去好像是马缨丹的暇疵,不过从科学的角度看,也是它的自我保护,避免被小虫子吃掉的风险。
所以,这种五彩缤纷的花儿,是名副其实的臭美的花,台湾作家林清玄曾在散文《马缨丹翻身》中提到:“在乡下,我们叫它死人花,那是因为马缨丹的花会发出一种怪味,似香非香,又经常盖满了坟地。其次是它的生命力太强了,稍不留意,就会抢去作物的生机,对于这种除之不尽的花,乡人都会感叹地说有够臭贱!”
马缨丹
林清玄所说的马缨丹强大的生命力,确实给其他植物的生长带来了危害。马缨丹植株之间可以传递化学信息,而这种信息物质会让本地土著植物难以适应,成为排挤和绞杀其他物种的有力武器。同时它耐贫瘠,对光资源的捕获能力很强,能很快形成厚密的植被层而减少下层植被光照,阻止覆盖层下其他植物的生长,消灭其下层植物,这也是马缨丹下层寸草不生的原因之一。所以有不少国家将马缨丹列入外来入侵植物目录,也被视为世界10种最有害的杂草之一。我国也将马缨丹编入“极高风险的外来入侵植物”。
马缨丹通过有性繁殖来实现长距离的播种,鸟类或者是猴类等在摄取马缨丹的果实之后,可以通过空投或者是排泄的方式使得种子得以传播。据记载马缨丹通过种子通过鸟类可以传播至几千米之外。
需要注意的是,马缨丹不仅有臭味,而且还有毒性。在马缨丹成熟的时节,会结出圆圆的、黑色的小浆果,看上去就像是迷你版的黑葡萄,非常的诱人,但这种浆果是含有破坏代谢的毒性的,如果误食了会带来很多麻烦。
马缨丹茎杆具有倒钩状短刺,花、叶及果实有毒,能让对牲畜和害虫忌避,还会使人过敏。这是它在原生地避免被骚扰的一种防范措施。由于它外表美丽,观赏效果极佳,被人为的引入到一个没有天敌的环境中,便开始了它的肆意生长、生态失衡的状态,这样,最终还是需要人类自己承担酿下的苦果。
马缨丹
人们为了解决马缨丹的肆意生长,也想到了很多办法。比如说,在众多马缨丹的天敌昆虫中,半翅目天敌昆虫网蝽幼虫和成虫可以吸食马缨丹的叶汁,能够抑制大多数基因型马缨丹的生长。比如说,叶甲科昆虫也能够破坏南非马缨丹的根部,进而可以使其受到致病菌群的攻击。这种昆虫的专一性很强,只会对马缨丹起作用,不会轻易危害到其它的植物。比如说,缨翅目昆虫蓟马、鞘翅目昆虫金梳龟甲以及蜘蛛目的幼虫和成虫均以马缨东的叶片为食,这就会造成其叶片的萎焉,能够抑制马缨丹的扩散。等等。
既然有入侵的风险,人们为什么还要引进栽培马缨丹呢?凡事都要从两个方面看,除了其危害之外,马缨丹还有其他方面的价值。一是观赏价值,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二是能改善生态。它那“优良”的生物学特性,使得它在固土截流、涵养水源方面特别突出。所以不管是在荒山、野岭还是乱石堆,都是它发挥作用的好去处。三是马缨丹还具有药用价值,它的根、叶、花都是可以当作中药来使用的。马缨丹具有苦寒清热,散结止痛、祛风止痒的作用,对于疟疾、肺结核、颈淋巴结核、腮腺炎、胃痛、风湿骨痛等病症有很显著的治疗功效。
马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