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家校共育 |
至少在我们看得见的历史中,虽不至于说学校是精神高地、是文化象征,至少它应当体现一个地区(或街区)的文明水平;如果它是在“家长的监督”下才产生作用,不必说它能否体现先进文化,作为育人者的教师也必将没有正常的社会地位。
有班主任说起家长会的见闻。在个别交谈时,有家长说数学教师工作有瑕疵,希望能向校长反映。该家长说,本学期有两次,孩子的数学作业有各有一题做错,但数学老师没改出来,这是不应该的。那位班主任也很有经验,说,老师可能有疏忽,既然您有这方面的能力,不妨多多检查孩子作业,和孩子一同成长。事后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沟通,数学老师说:“我是有大意的时候。不过,我有点奇怪: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我没留神,错误地多算了三分给他的孩子,我在等他们来找我更正,不知为什么,他们竟然都没发现?”教师的教学有可能存在瑕疵,有些甚至是无法避免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能减少损失,值得肯定;我反对出于个人利益奉行双重或多重标准。我也遇过那样的家长,他们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对自己的要求极其低,甚至没有底线。
多年前,家长会上,有位中学校长暗示让他的女儿当班干部,“增强她的自信心”,可是班主任委婉地提出,请她和同学相处时能注意言行,毕竟要通过班级选举。那位家长不以为然地说:“谁当班委还不是班主任说了算,学生怎么可能反对?”遂不欢而散,以后该生的确成了麻烦。让人不明白的,是这位校长在孩子的家长会上变成了个自以为是的小市民,丝毫没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尊严。我们在工作中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新生入学不久就是教师节,宴请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一些家长非商即官,相当多的是有权势的人物(否则也没有请客的实力),他们不认为这是败坏教育的行为。一些老师至今仍然记得,第一次“被拖下水”就是教师节的家长宴请,校长带领参加。
老教师说,其实只要家长要理解合作,学校办学没有什么不得了的困难,尊重常识,不提过分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评价学校和老师,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教育能力,一切都会很顺利。为什么要让老师按照家长的意志教学呢?如果你也有那样的教育能力,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善于学习的人?为什么会到家长会上来出洋相?
放任民粹情绪,教育的权威会丧失,很多地区的中小学,家长干预教育的现象很严重,谁都敢对教师说三道四,仿佛教学不是一种专业技术。更有甚者,教育已经不是事业,不是社会服务,而成了商业服务,校长安排工作时,把“家长有意见”“家长认为”作为依据。在这样的状态下,能不能办出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教育,已经成为绕不过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