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阚兆成
阚兆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8,508
  • 关注人气:4,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文化研学为什么中小学生竟如此喜欢?

(2021-06-29 09:12:16)
标签:

阚兆成

分类: 家校共育

研学旅行的目的是育人,是让孩子们实现知行结合、学以致用、拓展视野,更好地了解国情,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现在有的研学,游而不研,点到为止,为研学而研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外面的世界无论多么精彩,并没人太在意,这使研学的价值大打了折扣。


01  国家为什么对中小学研学重视起来?


《教育部等11单位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

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

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读书是精神的旅行。

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来一场灵魂长足的旅行。

阅读能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可以回溯千年感受先贤的聪明智慧,可以足不出户就可通往大千世界领略世界雄山丽水,可以与任何一个时空的大师级人物沟通、交流。


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旅行能让感官突破文字的牢笼,去感受天地之大美。

为什么古文名篇多出自官员被贬谪之后?为什么科班人员写不出传世作品?归根结底是,人格只有历经锤炼与磨难,愿景才会激发,视野才会开阔,灵魂才会升华。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遇到一景一物,将昨天、今天和明天联结起来,将自己、他人和社会连接起来,触景生情,情文并茂,天作地合,才得以流芳百世。


阅读和旅行像人的双脚,同时发力又交替进行,你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精神和身体都在路上。


02  泰安的“一山、一水、一圣人”

 

泰山是中华文明的肇源

泰山文化主要包含四大方面:

天人合一的山川文化

国泰民安的封禅文

一览众山小的名人文化

登泰山保平安的民间信仰文化


汶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公元前6000年至前2600年大汶口形成了一个史前完整的文化系列,《山海经》《天文训》有明载。大汶口文化可概括为“五脉”:

人伦源脉,

历史文脉,

经济动脉,

社会命脉,

生态水脉。


孔子是世界第一文化名人

孔子的最大成就是创办了私学,

夹谷会盟已成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外交样板,

被迫周游列国,在困顿中产生了伟大思想,

汲取泰汶博大精深文化营养完成了六经。


孔子、泰山、汶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个举世独有,50余处圣迹把泰山、汶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独特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传统文化研学线路,这在全国、全世界都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


03   原创课程,实践验证,完全符合国家要求


《踏着孔子泰汶足迹研学》课程是按照国家挖掘开发当地优质教育文化资源为研学服务的精神,专门量身定制的中小学研学传统文化课程,经过大安小学学生的研学实践验证,学生对传统文化研学表现出浓厚兴趣,这套课程具有独到、丰厚、实用三大特色:


一是独到。孔子、泰山、汶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个举世独有,50余处圣迹把泰山、汶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独特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传统文化研学线路,这在全国、全世界都独一无二,并且是无法复制的。


二是丰厚。泰汶区域孔子圣迹50余处,景点多、战线长、生动典型、自然与文化融合,每个场景都是独立的,场景转换有充足的时空,有些场景就是一块碑、一个标记、甚至被一片树林覆盖着,但这并不影响研学活动的效果,更能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究和想象空间。


有人曾问,传统儒学文化研学直接去三孔不更方便吗?是啊!三孔有其场面宏大,知识密集,节省时间等优势,但是,做教育的都明白,一堂课让学生接受100个知识点是很难消化的,研学本身就是学用结合,短平快并不适合研学活动。《踏着孔子泰汶足迹研学》一个场景就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或知识体系,场景转换有比较充足的时空,学生学习体验和消化吸收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这样的课程是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研学的。


三是实用。孔子影响巨大,将孔子圣迹、儒家经典与学生需求密切结合,每个景点按照游览指导、景点介绍、故事再现、材料链接、探究思考的板块体例编写,游、学、研一体化设计,50多个景观每一个景点设一课,可以根据研学时间的长短、内容、主题任意组合,课程具有开放评价系统,非常实用高效。


踏着孔子在泰山汶水周边的圣迹研学,共享重走周游列国路的成果,这是中国2亿多中小学生可以选择的传统文化研学的一方洞天新地!


杏坛设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苛政猛于虎;

夹谷会盟;

神童山下师项橐;

大津口考明堂制

登泰山而小天下……


《邱陵歌》

龟山操

《猗兰操》

诗经“徂徠之松,新甫之柏。”……

这些著名故事都发生在泰山脚下,这些华夏文化的第一都发生于汶河两岸。不亲眼看看、亲手触摸一下,你不觉得遗憾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热爱传统文化的学校,为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沿着圣人的足迹研学,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我们团队愿尽微薄之力为大家讲解,为大家导游,为大家服务。


联系电话:18653857780


相关链接

1、《孔子与泰山》之一:孔子

 2、《孔子与泰山》之二:泰山

3、《孔子与泰山》之三:泰山给予了孔子什么?

4、《孔子与泰山》之四:孔子回报了泰山什么?

5、《孔子与泰山》之五:孔子在泰山一带的著名活动足迹

6、《孔子与泰山》之六:孔子因泰山而圣,泰山籍孔子而高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gdS6UwqN0S7UxyAcZgSsDKGjhye42BRtgpItLZtTKmic3BLiaNMCrFtnv322buo4eZONS6N20qJo5bKm1FmSoI5g/64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