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确的废话:只要做到两点,教育原本简单

(2021-05-23 15:51:03)
标签:

转载

分类: 呐喊.建议

正确的废话:只要做到两点,教育原本简单

上面空喊减负,下面我行我素。寒假开始,各种培训班又进入了“黄金季节”,孩子们出门去培训,在家做作业,所谓假期,名不符实。中国的教育,的确是怪胎一枚。

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乐事。倘若换成“得天下蠢材而教育之”,他还能乐得起来吗?

关于教育效果,常见的说法是“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一所学校,学生是令人羡慕嫉妒的天才,教师是叫人不得不服的牛人,保持这两个方面的优势,就可以做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生源差、师资差的学校,依靠校长逼教师,教师逼学生,逼疯逼死了都没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尽管遗传问题并非如此机械和绝对,但是,人所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泛和持久,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看动物世界,有些物种采取了特别的繁育后代方式——成年雄性动物先要展开竞争,竞争获胜的优秀分子才有资格与成年雌性动物交配。这种做法残酷而又明智,也算一种无意促成的“优生优育”吧。

现在国家鼓励生二胎,独生子女政策宣告终止。回想一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近四十年间,哪些群体顾全大局模范遵守了一胎化的硬性规定?哪些群体自私自利总是千方百计地偷生超生?经过“逆淘汰”“此消彼长”“劣币驱逐良币”之后,新生一代的先天素质总体上看是在提升还是在降低……要回答这些问题,估计没有难度。

当今中国,为什么优秀人才择业不会首选教师职业?为什么教师队伍一潭死水好的进不去差的出不来?为什么教师职称评聘能把人逼疯却调动不了工作积极性?为什么各级教学名师要靠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上报材料闭门评审而拿证者未必水平高未必真有名?为什么人数一千多万的教师队伍中真正的名师严师极少而混子油子贩子呆子疯子骗子渣子却不少……要回答这些问题,有一定难度。

只要做到两点,教育原本简单:其一,除非够优秀,不配把种留;其二,没有真本事,不得收徒弟。

看似寻常的两点,其实是无法做到的,甚至我们所做的与之正好相反:其一,邪恶愚病丑,超量把种留;其二,越是半瓶醋,越爱收徒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现在的教育,做得很辛苦、很低效,让人很无奈、很无语。教育,这个计划经济体制遗存的最后一个堡垒,至今看不到彻底改革的迹象。

教育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生病,是因为社会病了。只依靠教育行业自身的努力,永远解决不了教育存在的问题。更何况,教育行业和教育相关行业的既得利益者,是否愿意做出某种改变现状的努力,还是未知数。

想起一位领导在足球比赛之前为己方球队鼓劲的“精彩”话语:“小伙子们,只要咱多进球少失球,这就赢定啦!”张口问心所说的“只要做到两点,教育原本简单”,是否也属于与之类似的“正确的废话”呢?呵呵,有点像。

记性好点,也很简单。正确的废话是:“朋友们,只要咱记得多忘得少,这记性肯定好!”至于如何“记得多忘得少”,只会说官话套话空话废话就不行啦。(泰山学院 张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