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阅读与写作 |
章羽辰版:小蝌蚪找妈妈
小编语:优秀的思维品质是一个孩子成就自己的核心条件之一。一篇《小蝌蚪找妈妈》,让这个孩子的优秀脱颖而出。对比孩子的文章和课文,如果您欣赏,可以打赏鼓励孩子。您的鼓励将是孩子的稿费。
致谢!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点评:此刻,如果有一点心理描写,就更好了,可以为“找妈妈”提供依据),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子?”(评:改得较好,符合了问答的基本逻辑。原文为“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与下文逻辑上不通。小作者这一改,就是优秀思维品质的体现。)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心想:“嘿,它有四条腿,一定是我们的妈妈”(评:增加“心想”部分,妙笔啊!既承接了上文,又为下文的“连忙”提供了依据。)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肚皮是雪白的(点评:结合了下文,你很用心)。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小声嘀咕(点评:把原文的“叫着”改为“小声嘀咕”,妙笔!这才是一个认错过人的孩子的正常行为。):“请问,您……您是我……我们的妈妈吗?”(点评:把原文的“妈妈,妈妈”改成一句疑问,深刻地抓住了小蝌蚪的心理。孩子,为你点赞!)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可小蝌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接话,心想(点评:这才是“有思想”的小蝌蚪啊!当然,也说明你是个有思想的孩子。):“为什么我们跟妈妈长得不一样呢?”(点评:没有这一问,小蝌蚪就有些傻了。一个朋友的孩子刚学完这课,回家就问她妈妈:妈妈,你看课文里的小蝌蚪是不是傻?她的妈妈没法评价,只好说:“你有自己的看法,真棒!”)青蛙妈妈还是笑着说:“等你们再长大些就会像妈妈这样啦!”
说完,青蛙妈妈后腿一蹬,跳进水里,和蝌蚪孩子们一起游玩去了。小蝌蚪们欢呼雀跃:“噢!找到妈妈喽!找到妈妈喽!”(点评:小蝌蚪的兴奋,才是一个孩子找到妈妈时的正常反应。)
课文原文: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