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家长学校 |
2020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一年的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我国的结婚率为6.6‰,比上年降低0.7个千分点,创下十年内新低。
而从2005年开始,离婚率却从未降过。到2019年,离婚率已经上升到了3.36‰,远高于十年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虽然结婚离婚看似是一纸关系那么简单的事,但当有子女牵涉其中时,需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夫妻之间亲密关系的问题了,更让双方焦虑的往往是孩子的养育问题:离婚之后,孩子的教育由谁负责?
离异不得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1月2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家庭教育法草案提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但被人民法院裁判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或者被中止探望的除外。
家庭教育法草案中明确,父母离异不代表可以不负家庭教育的责任,这也是从法律上规定了作为父母应尽的义务,要求双方都必须承担子女的教育责任,降低父母离异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毕竟孩子的幸福和身心健康并不取决于父母的婚姻状态,更在于双方的教养方式以及和孩子的关系。
夫妻关系破裂,但对孩子来说依然是爸妈
父母虽然离婚了,但对孩子来说依然是他(她)的爸爸和妈妈。所以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贬低、无端指责另一方,说另一方的坏话。夫妻之间关系的破裂不代表任何一方与孩子的关系也就从此终止了,所以尽管在某些方面父母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任意一方都不应该剥夺另一半爱孩子、见孩子、教育孩子的权利。
儿童心理学研究显示,孩子在六七岁的时候会无意识地模仿同性家长的行为,从而加深对对自己所属性别的认知。因此对于离异家庭,获得孩子抚养权的一方更不应该阻止另一方与孩子见面、相处,父爱和母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研究表明,父亲对孩子的独立性、辩证思维能力、智力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而母亲对孩子的共情能力、情绪认知和依恋关系等方面发育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即使父母离异,孩子也应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在父母双方的身边生活,这样也更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虽然离婚是夫妻两个人之间的事,但结束夫妻关系并不代表与孩子的关系也就此终结,无论以后孩子是否会有继父(母),作为亲生父母都应该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双方都应该尽力给孩子营造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一方面,不应该冷落孩子,因为父母离异这件事本身就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果再对孩子不闻不问,就会使孩子更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在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形成扭曲的人格。另一方面,也不应该溺爱孩子。有部分家长在离异后会觉得对孩子有所亏欠,因此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无条件满足,但这样的溺爱和纵容对孩子的成长也依然无法起到积极作用。
家长双方需要以理智、冷静、科学的态度去共同面对,共同承担起孩子的家庭教育,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心理学生小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