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家长学校 |
说起在家谁管孩子的话题,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话:
“天天工作都忙不过来,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都是孩子妈妈操心。”
“我想管也轮不上我,我一说话,孩子妈妈立马警告‘别插嘴’,我索性乐得清闲。”
但其实,管孩子是两个人的事,谁都没法当甩手掌柜,不然等孩子长大后悔也晚了。
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爱不缺席,母爱有边界。
1
父爱不缺席,成长才不留遗憾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一书中写道:
“没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直接影响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和行为认知能力;这些孩子成年后,普遍会遭受到缺乏自信、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的困扰。”
日本电影《漫长的告别》,演绎了一场父爱缺席的故事。
影片里的爸爸是一位校长,工作繁忙,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却忽略了自家孩子的陪伴。
在父爱缺席的环境中长大的两个孩子在各自的生活中都陷入了困境。大女儿婚姻生活痛苦,长期与丈夫分居,一直隐忍,对生活无计可施;小女儿30多岁了,感情生活依然无法顺遂,人生充满迷茫。
十分不幸的是父亲在晚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在陪护父亲的过程中,父女之间渐渐敞开心扉,感悟到成长中不止要有母亲的照顾,还要有父亲的陪伴。
时间推移,父亲病情日益加重,走失成了父亲生活的常态。
2
母爱不泛滥,成长才没有羁绊
《小欢喜》里宋倩的爱,也是“母爱泛滥”的升级版。
宋倩把所有爱都倾注在女儿身上,只管让孩子冲锋陷阵却不允许爸爸插手。
只可惜,这种爱给女儿带来的更多是痛苦,就像英子说的:“我妈就是太爱我了,让我喘不过气来。”
长期压抑,英子患上中度抑郁症,最终因为报考大学志愿与妈妈发生冲突,离家出走。
3
家庭教育,是父母一场爱的“合谋”
家里谁管孩子?答案已经显而易见。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一场“爱的合谋”。
写在最后:
陪伴,意味着一个人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
出门前记得和孩子道别,回家后给孩子暖心拥抱;留出时间多陪孩子玩耍、看书、聊聊天……
父母每一点点的关注和呵护,孩子都能体会到。
成长是场巨大的马拉松,父爱不缺席,母爱有边界,终将成为照亮孩子未来的光。
愿每一个孩子,都在爱和陪伴中长大,都能底气十足、温柔强大地面对这个世界。(新文达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