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末季: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在乎成绩

(2021-01-06 18:04:50)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长学校

关于成绩,请传递给孩子:我在乎


谈如何看待孩子考试成绩问题之前,作为家长,须持有几个基本的认知:(1)获得赏识是每个孩子的内在心理需求。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指出的:“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孩子需要,作为成人的家长也需要。这点,您不会否认。(2)每一个结果都关乎过程。重视了过程,自然就会有好的结果;反过来说,每个结果,都会反映过程。这点,您也不会否认。(3)如果没有监督,懒惰会生出懒惰。正如法国拉罗什福科在《箴言录》中所言:“在所有的过错中,我们最易于原谅的就是懒散。”这点,有过体验的都会知道。(4)尊重孩子就是要尊重生命的成长。“尊重”二字,不是给予孩子绝对的自由,不是任由孩子像野草一样生长,而是尊重生命的神圣,服务生命成长得更好。为人父母,谁都希望自家孩子长得更好吧。基于以上四点共识,如何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不是需要讨论太多的问题,只需要警惕“佛系”观点而已。



考好要赏识,让孩子认识到家长在乎他的好。



“佛系”观点认为“好不要捧,捧则骄傲”。殊不知,好而不“捧”,就会在孩子内心种下“好而无益、好而无意”的认知,个体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认同,自然继续追求的力量就会逐渐淡薄。所以,通过赏识让孩子认识到家长在乎他的好,其实是在乎的他的努力在乎他的价值,就会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



在乎结果,通过结果关注让孩子改进过程



“佛系”观点认为对于考差的学生,不要关注结果,只需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这是典型的割裂思维,把结果和过程割裂开来说问题;又是典型的悖谬思维,如果关注了过程,结果一定会让人满意的。所以,这种“佛系”观点的实质是以关注过程为借口,根本不关心成绩,其结果一定是再次失败。因为你不在乎成绩,慢慢会导致孩子也不在乎成绩,以至懒惰成瘾。苏轼在《凤鸣驿记》里谆谆教导后人说“惰则废”。因此,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家长在乎结果。但不能死纠结在结果上,而要将问题推给孩子,让他反思过往,以求下一步改进过程。


中则陪伴分析,让孩子意识到家长在乎他成绩的苦心



“佛系”观点认为对于中等成绩,只需鼓励孩子说“只要你努力了,无论成绩怎样,在妈妈/爸爸心中你是最棒的”。这话细细分析,其实根本等于什么都没做。教育研究表明:考试成绩中等的学生,最容易自我满足。殊不知,不差,往往也意味着不会好。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家长是很在乎他的成绩的。但是,家长不会怪孩子没有考好(注意,是“没考好”,而不是考“中等”,暗示给孩子他是可以考好的),愿意坐下来和你一起分析“考不好”(不是考差,是传递给还他可以考好,但没有考到好的意念)的原因。坐下来分析,是在乎,是辅导,是陪伴,更是信心的传递。


切莫以尊重隐私为借口,真的不在乎成绩



  “佛系”观点认为,成绩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分数也是孩子隐私的一部分,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隐私,就是尊重生命。殊不知,生命最大的特征是神圣性,真正的尊重生命就是尊重生命的神圣,就是让生命的成长具有“完美”的趋向。你真不在乎,也会造成孩子真不在乎。孩子一旦不在乎了成绩,就失去了监督作为学生的孩子的重要手段,那将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做家长的有责任让自己的孩子最优秀地成长为他自己,需要通过传递给孩子“我在乎!”给予孩子动力和方向。
总之,家长一定要传递给孩子:成绩,我在乎!如何传递?考好积极点赞,考差反思完善,中等分析陪伴。(苏昉 积木阅读研究推广中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