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
我是在步行上班的路途中,被这鲜艳的花儿所吸引的。红色花儿的石蒜开花稍早一些,让翠绿的世界多了一抹红绯。没过多久,黄色系的石蒜也开花了,一个接着一个,那大大的花儿让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注意到它们的存在。
石蒜花是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开的时间是7-9月份,在夏转秋自然界花卉不是很多的时节,石蒜可算是逆势而起,给炙热的夏日带来一份清凉。
在植物界,石蒜属植物的家族群体并不是很大,共有20余种,为东亚特有属。我国有15种,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微三省。因为品种比较单一,所以此前不被人们所重视。后来日本等国引进之后培育繁殖了不少新品种,广泛应用于环境美化,使得我们对此花有了新的认识,也繁殖培育出了一批新的品种。
在石蒜属的家族中,核心的品种有如下几个:石蒜(开红花),忽地笑(开黄花),中国石蒜(开黄花),换锦花(粉色花),长筒石蒜(白色花)。要对不同的石蒜进行区分,是需要了解石蒜花的一些基本特征的。
石蒜花朵的组成
如上图,单独的一朵石蒜花,可以分为如下几大部分:一是花梗;二是下位的子房;三是花管;四是花裂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瓣;五是花的雄蕊和雌蕊。这种花雄、雌蕊的区分度不是很高,这里只需要知道它的名称即可。
开红花的石蒜是石蒜的本种,其特征很明显:石蒜花比较小,花裂片强烈翻卷,花瓣的边缘有很深的褶皱;花瓣基部合生成一个不长不短的花管,雄蕊和雌蕊强烈的伸出花外,把花瓣甩得远远的。虽然石蒜有花管,可惜里面没有什么蜜,因为百合-萱草-石蒜-仙茅这一脉,很少用花蜜来吸引昆虫,它们是用花粉来作为吸引昆虫的反馈物。
对石蒜属进行分类,主要抓住的是如下几个关键点:一是 花瓣的翻折程度;二是花瓣是否皱缩;三是花管长短;四是雄雌蕊的伸出状态。
忽地笑的花是黄色的,这一点和石蒜有很大差异,它的花瓣一般向上翻,整个花型是左右对称的,花瓣边缘有强烈褶皱,花管不长,约一指头,雄雌蕊强烈伸出花外。仲夏,忽地笑的花茎忽然之间拔地而起,绽放出风韵独具、金色灿烂的忽地笑的花朵来,给人以愉悦和惊喜,其名也因此而得。它的寓意也很好,是幸福之意。
忽地笑
很容易和忽地笑搞混淆的就是中国石蒜了。两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忽地笑的雄蕊的长度比花瓣长,可超出花瓣长度一厘米左右;而中国石蒜的雄蕊和花裂片近等长或者稍长;还有就是两者的习性有很大差异,忽地笑会在开完花之后的秋天开始长叶子,而中国石蒜要延迟到第二年春天才会长叶子。
换锦花和长筒石蒜我还没有亲眼看到。不过从花的颜色上,和前面这三种有明显的区别。除了这五种核心的花种之外,石蒜属中的其他类型,大多数是这五个核心花种的天然杂交品种,这要是加以区分,需要很多的笔墨,这里就不特别介绍了。
石蒜有毒,如果误食会造成很严重的食物中毒,致死率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几乎可以致人于死的边缘,所以石蒜花也被称之为彼岸花,其意思就是它可以让人到黄泉边上走一遭。
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彼岸花”的传说。还有以《彼岸花》为名的歌曲和小说作品。有一种民间说法,称彼岸花是恶魔的温柔。说这种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被众魔遣回,但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她开在此路上,给离开人界的冤魂们一个指引和安慰。据说,开着红花的石蒜花也是《法华经》中的四华(花)之一。
另有一种说法是石蒜花的花和叶子不会同时长出,花叶两不见,犹如相隔彼岸,所以叫做彼岸花。如《佛经》所说:“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在《全唐诗》中,也有写彼岸花的诗句,比如说:“彼岸花开开彼岸,断肠草愁愁断肠。奈何桥前可奈何,三生石前定三生。”等等。
民间传说很多时候只是说说,当不得真,但这石蒜花儿的美丽确实实实在在的。读有关彼岸花方面的诗词,会让你平添一些忧伤之感,但这些诗词也是借物抒情,表达的是作者某时某刻的真情实感。我们欣赏石蒜花,还是要着眼当下。有这样的花儿装扮着初秋的季节,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