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似美人春睡起

标签:
转载pplong |
分类: 传统文化.休闲 |

美人蕉
陪伴着人们从暮春走到夏天,再从夏天走向秋天的花儿不是很多,美人蕉是其中的一种。不论是狂风骤雨的梅雨,还是艳阳高照的酷暑,美人蕉都不畏惧,始终将它那鲜美的花朵高高举起,为这个多彩的世界增添一份别样的色彩。
它是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人烟罕至的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等热带地区。美人蕉属下只有一属,约有55种植物,我国常见引入栽培的约6种,至于何时被引种到我国,在古代的文献中很难查询到。从有关诗歌中,可以推测在唐朝之前,这种植物在我国的栽种已经很普遍了。
在唐朝以前,引种的美人蕉似乎只有开着红花的品种,所以当时的人们给它取名叫“红蕉”。因为它和芭蕉长的比较像,一些人还误以为红蕉就是芭蕉的一个品种。比如北宋的宋祁在《益都方物记略》中就说:“红蕉于芭蕉盖自一种,叶小,其花鲜明可喜,蜀人语染深红者谓之蕉红。盖傲其艳丽云。”唐代的王维不仅诗写得好,也是一位知名的画家,他所绘制的一幅画《雪中芭蕉》,曾引起后代很多争论,有一种观点就认为他所画的并不是芭蕉,而是美人蕉。比如,宋人朱翌在《猗觉寮杂记》中就说:“右丞不误,岭外如曲江,冬大雪,芭蕉自若,红蕉方开花,知前辈不苟。”他认为,南方天暖,偶尔下雪,红蕉在雪中开放自然不足为奇。


红花美人蕉
红蕉是连接春季和秋季、开花时间最久的花卉之一,这自然引起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关注,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唐代李绅有《红蕉花》一诗写道:“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更深。叶满丛深殷似火,不惟烧眼更烧心。”说自己在南方认识了这种花,它喜欢高温炎热、阳光充足的环境,在湿热蒸郁的河岸溪边花色最深;它绿叶丰满,红花似火,火红的花不单会烧我着的眼睛,更要烧着我的身心。
唐代徐凝也有《红蕉》诗一首:“红蕉曾到岭南看,校小芭蕉几一般。差是斜刀剪红绢,卷来开去叶中安。”诗中先是对红蕉和芭蕉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然后说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花朵,红蕉四季开花,花色鲜红,而芭蕉却不具备;红蕉花好似用剪刀把红绢剪成的,花开花闭,如同“安”在叶子中间。有一位生卒年均不详的刘昭禹先生非常擅长写五言,在被《全唐诗》所收录的15首诗作中,有一首《送人红花栽》:“世上红蕉异,因移万里根。艰难离瘴土,潇洒入朱门。叶战青云韵,花零宿露痕。长安多未识,谁想动吟魂。”对红蕉的移植栽培,植株和花儿的特征等进行了描述,也借此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心绪。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东亭闲望》一诗中写道:“东亭尽日坐,谁伴寂寥身。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笑言虽不接,情状似相亲。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在这里,他已经开始将“红蕉”比作“美人”了。不过,后来有一首描写红蕉的诗更出名,据说是晚唐诗人罗隐所写:“芭蕉叶叶扬瑶空,丹萼高攀映日红。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也正是因为这首诗,让人们觉得“美人蕉”这个名字很传神,于是逐渐取代了红蕉之名。


大花美人蕉
清圣祖玄烨令汪灏等人以王象晋的《群芳谱》为基础而增删改编扩充而成的《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八十九,对美人蕉有了科学详细的描述:“自东粤来者,其花开若莲而色红若丹;产福建福州府者,其花四时皆开,深红照眼,经月不谢,中心一朵,晓生甘露,其甜如蜜,即常芭蕉亦开黄花,至晓瓣中甘露如饴,食之止渴;产广西者,树不甚高,
美人蕉植株挺拔秀丽,叶片硕大,苍翠碧绿,螺旋排列,舒展如美人翠袖;蟹尾状聚伞花序簇生于茎顶,绮丽多姿,娇艳如滴。花本身是不对称的,尚在发育的雄蕊只有一枚,仅一边具发育的药室;还有退化的雄蕊数枚,一枚向外反卷成唇瓣,其馀的均为花瓣状,真正的花瓣有3枚。也就是说,它的花朵是有几个退化的雄蕊和半边能发育的雄蕊组成一个不太对称的花的立体构象。美人蕉的花朵久不凋谢,并且不断涌茎长芽,顶端的花谢后,新芽继续生长,发出花枝,相继开放。如果在南方,一年四季都能开花。
美人蕉亭亭玉立,姿态美观大方。尤其是红色的美人蕉花,远看灿若片片红霞,近看艳如团团火焰,红赤夺目,美丽壮观。如果是雨后初晴,美人蕉绿色的叶子、鲜艳的花朵上沾满了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会闪耀着钻石一样的光芒。明代的皇甫汸有一首《题美人蕉》的诗:“带雨红妆湿,迎风翠袖翻。欲知心不卷,迟暮独无言。”为人们描述了一幅生动的雨中美人图,美人蕉的红花在雨中如美人红妆沾衣欲湿,绿叶随风摇曳,仿佛佳人翠袖在风中翻舞。


大花美人蕉
在我们周围,时常能见到的美人蕉有如下几个品种:
一是红花美人蕉,也就是我们前面常说的“红蕉”,是多年生半常绿丛生草本植物,苞片卵形,绿色;花鲜红色、较小,主要以赏叶为主。
二是大花美人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00-150cm,根茎肥大、有块状的地下茎。叶片很大,呈阔椭圆形,以螺旋状排列,有明显的中脉和羽状的平行脉。花朵较大,可达20厘米大小,花瓣直伸,具4枚瓣化雄蕊,花色有乳白、黄、桔红、粉红、大红至紫红等各种颜色。
三是黄花美人蕉,是多年生半常绿丛生草本植物。它的花冠、退化的雄蕊呈杏黄色,花序单生而疏松,着花少,苞片极少,花大而柔软,向下反曲,下部呈筒状,淡黄色,唇瓣圆形。
四是紫叶美人蕉,是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株高1.5米,茎粗壮,紫红色,被蜡质白粉,有很密集的叶。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暗绿色,边绿、叶脉多少染紫或古铜色。总状花序超出于叶之上,苞片紫色,苞片紫色,被天蓝色粉霜,萼片披针形,紫色;花冠裂片披针形,深红色或橙黄,外稍染蓝色,顶端内陷。花期5-11月。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
五是鸳鸯美人蕉,为多年生半常绿丛生草本植物,是美人蕉属类中少见稀世珍品,因在同一枝花茎上争奇斗艳、开出大红与五星艳黄两种颜色的花而得名,更具观赏价值的是花瓣红黄各半,同株异渲。更奇之处是红花瓣上点缀着鲜黄星点,五星黄花瓣装点着鲜红光斑。双色鸳鸯美人蕉株矮状,叶节密生,叶片大而浓绿,四片叶时即可现蕾开花。


紫叶美人蕉
古人描写美人蕉的诗词很多,而且角度各有不同。唐代杜荀鹤有《闽中秋思》一诗:“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紫菊的艳丽色彩和风里红蕉的清脆乐音,如果读者闭上眼睛去想象,仿佛那美丽的色彩、悦耳的声音扑面而来。虽然风景如画、声色俱备,但闽中那山道弯弯、海浪滔滔,要真的在画中行委实不易,所以诗人才发出“只堪图画不堪行”的由衷慨叹。
美人蕉盛开在山野之中与栽种在庭院里的观感还是有很多区别的。清代庄大中的《美人蕉》诗写道:“照眼花明小院幽,最宜红上美人头。无情有态缘何事,也倚新妆弄晚秋。”明朗的秋日,阳光和煦,清风吹来,照眼花明的美人蕉在幽静的小院开放着,如美人一般将红艳的花朵戴在头上,亭亭玉立,衣裙轻飘。诗文以拟人手法表现美人蕉的情态,也借此批评社会生活中的装腔作势之流。
美人蕉不惧酷暑炎热,更喜欢雨露滋润。宋代蔡伸的《玉楼春》写道:“碧桃溪上蓝桥路,寂寞朱门闲院宇。粉墙疏竹弄清蟾,玉砌红蕉宜夜雨。个中人是吹箫侣,花底深盟曾共语。人生乐在两知心,此意此生君记取。”这“玉砌红蕉宜夜雨”就是一种小情调,颇适合相思和闲情。雨打芭蕉是很有诗意的事情,与此相关的诗篇很多,雨打美人蕉应该也不输与此。当然,有人喜欢雨中的美人蕉,也有人喜欢雨后的美人蕉,皇甫汸的“带雨红妆湿,迎风翠袖翻”将美人蕉与雨后初晴的如洗天色互相映衬,给人一份清新和靓丽;明代著名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则更爱雨后美人蕉的“新绿”,他在《美人蕉图》一诗中写道:“大叶偏鸣雨,芳心又展风。爱他新绿好,上我小庭中。”可惜没有见到过他因此而绘制出来的画,只能通过诗词来想象了。


鸳鸯美人蕉
如果在旅行的路途之中,与一束盛开的美人蕉不期而遇,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唐五代诗人李茂复在《马上有见》一诗中就描述了这样相遇:“行尽疏林见小桥,绿杨深处有红蕉。无端眼界无分别,安置心头不肯销。”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就如林荫深处的人家、绿杨深处的美人蕉,遇见了、邂逅了,就永远地留在了心头。
美人蕉花期很长,可以从夏天一直开放到深秋季节。这使得很多描写美人蕉的诗词,会借着这秋日盛开的花儿来表达自己的伤春悲秋等愁绪,并进一步引申出对世事、对故乡的缕缕情思。比如柳宗元的《红蕉》写道:“晚英至穷节,绿润含朱光。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回眸眺林际,戚戚无遗芳。”宋祁在《红蕉花赞》中,称颂红蕉“叶小而花鲜明可喜”,范成大在他的《桂海虞衡志》中,则对红蕉的花“端各有一点鲜绿”倍加喜爱,这些大都着眼于对美人蕉花的艳丽动人。而柳宗元则不同,他在这首诗的前半部分,重点突出了美人蕉的精神,赞美它以娇小美好的风姿,迎寒斗霜,用一个“凌”字,将其无畏的精神,勇敢的品格,和超然洒脱的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而后半部分,想到被流放到永州来的自己,早已被统治者遗忘,不禁“心独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深深的忧虑。
此类诗词还有很多。“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是唐人皇甫松思乡梦江南的黯然;“小阑立遍红蕉树,一带残云趁月黄”是宋代无名氏面对美人蕉时的形单影只;“小园雨霁秋光转。天气微寒犹暖。黄菊红蕉庭院”是宋朝朱敦儒忆故人的淡淡心境;“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又引得朱敦儒惊秋之时引泪添愁,只因万里飘零格外的孤独寂寞空虚冷……


黄花美人蕉
美人蕉在我国是吉祥的礼仪花卉。美人蕉的花朵硕大绚丽,人们常将它种植于房前屋后、花坛中心,使园林、庭院秀色常驻,欣欣向荣。在重大节日,人们用多姿多彩的美人蕉装饰街道及重要的公共场所,寓意喜庆吉祥和欢乐。
美人蕉不仅能美化人们的生活,而且又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它的叶片易受害,反应敏感,所以被人们称为监视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的活的监测器。叶片在受害后能重新长出新叶,很快恢复生长,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作用。是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的理想花卉。
美人蕉还可以入药。它的根茎有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等功效,用于治疗黄疸肝炎、风湿麻木、外伤出血、跌打、子宫下垂、心气痛等病症。除了入药之外,它的茎叶纤维还可制人造棉、织麻袋、搓绳,其叶提取芳香油后的残渣还可做造纸得原料。


大花美人蕉
依照佛教的说法,美人蕉是由佛祖脚趾所流出的血变成的。是一种大型的花朵。在阳光下,酷热的天气中盛开的美人蕉,让人感受到它强烈的存在意志。所以它的花语:坚实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