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裂叶薯和番薯

(2020-11-14 08:43:58)
标签:

pplong

转载

分类: 传统文化.休闲
三裂叶薯和番薯

三裂叶薯

    在深秋初冬的日子里,许多植物通过硕果飘香、落叶缤纷的方式提醒着人们,它们已经劳累了大半年,即将进入冬歇期了。但自然界最神奇之处就在于生物的多样性,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一些植物歇息了,另一些植物开始热闹了起来,比如山茶花就在这个时节含苞待放,大吴风草、一枝黄花等开得正艳,这些花儿我在此前的博文中已经做过介绍,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三裂叶薯。

先说这种植物的名称。“三裂叶”的意思很好理解,指的是这种植物的标准叶子是三裂的。因为它们在生长的过程中频繁杂交等缘故,原本的三裂叶片倒是不太常见,更多的还是全缘叶,呈宽卵形甚至圆形。“薯”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食物番薯(即红薯、地瓜),它们确实是同一属的植物,只不过三裂叶薯属于“绣花枕头”类型的,仅仅将其美丽的小花儿展现给人们,并不生长出薯根茎。你如果想“顺藤摸瓜”,最终必然会大失所望的。

三裂叶薯和番薯

三裂叶薯的三裂叶片

三裂叶薯和番薯

三裂叶薯和番薯

三裂叶薯的花儿

三裂叶薯是旋花科番薯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有温柔的藤蔓,能轻松地缠绕并攀爬树木、岩石、构筑物等,生长在其周边的其他植物,经常会成为它的攀援物,在它“温柔”的缠绕、绞杀、覆盖之下,许多小灌木、花草、农作物等都会被其绞杀。所以它也被称之为“植物杀手”。

三裂叶薯的原产地在热带美洲。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分布,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外来物种的入侵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入侵,就是通过自然风、水体的流动、昆虫以及鸟类的携带等,将植物的种子从原发地迁移到其他地方。二是人为引进,包括出于观赏、药用、饲料等目的的引种,或出于生物防治、绿化、水土保持等目的的引种,以及主观上没有引进的意愿,但随着跨国贸易和旅游等途径无意携带进来的。三裂叶薯在我国还没有人工引种栽培的情况,都是通过自然入侵的方式来到我国的。

三裂叶薯已被列为有危害的入侵植物。尽管它的危害性比不上以寄生方式危害寄主的寄生植物,或传播病毒的寄生植物,但对于这种看似温柔却残忍的杀手,还是应控制其生长,防止其大面积的蔓延。好在从上海这边的情况看,三裂叶薯似乎还没有到危害其他植物的地步,倒是给这个季节多了一份色彩。

三裂叶薯和番薯

三裂叶薯和番薯

三裂叶薯和番薯

三裂叶薯的花儿

三裂叶薯的花儿与番薯、牵牛花等旋花科植物的花儿很相似,花冠均为漏斗状,所以常被称之为“红花野牵牛”。三裂叶薯的花序腋生,花序梗短于或长于叶柄,较叶柄粗壮,无毛,明显有棱角。一朵花或几朵花至数朵花成伞形状聚伞花序。漏斗状的花冠长约1.5厘米,无毛,与旋花科其他植物相比,其“漏斗口”比较小,花冠的颜色呈淡红色或淡紫红色,冠檐裂片短而钝,有小短尖头;雄蕊内藏,花丝基部有毛;子房有毛。据说有的三裂叶薯的“漏斗”中还有蜜汁,可以吸食。

三裂叶薯的蒴果近球形,高5-6毫米,具花柱基形成的细尖,被细刚毛,2室,4瓣裂。种子4或较少,长3.5毫米,无毛。 

三裂叶薯和番薯

三裂叶薯和番薯

三裂叶薯的蒴果

三裂叶薯所在的番薯属是旋花科中物种最多的属,约300种(广义记载有500种),大部分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数为灌木和小型树木;大部分的物种为蔓性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番薯属又被分成番薯组、萼花组、头花组、毛籽组、光萼组等不同的组别,其中番薯组在国内有三个品种,分别是番薯、南沙薯藤和三裂叶薯。

人类对番薯属植物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观赏植物。这是因为该物种中的大部分都有硕大且颜色丰富的花朵,园艺专家们也致力于不断开发新的品种。二是食用它们的根或叶。例如蕃薯的根或叶、空心菜的叶,被广泛地作为食物或者蔬菜使用,白星薯、澳洲丛生薯等则是=是一些美洲原住民的传统食物。三是作为药品来种植。例如:韦拉克鲁斯球根牵牛和坦皮科球根牵牛的块根可以被用来制造泻药。番薯属植物所含的生物碱是制作精神药物的原材料。

三裂叶薯和番薯

三裂叶薯和番薯

三裂叶薯

与三裂叶薯同在一个组的番薯,也出身在美洲。大约在5000年前,中美洲和南美洲人就已经驯化了这种作物,地点大约在尤卡坦半岛与奥里诺科河口之间。

番薯是如何从美洲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目前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至美洲大陆,促进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种大交换开始。番薯就是在这个时期和玉米、马铃薯、木薯、西红柿等农作物一起被带回了欧洲。

但考古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番薯就已经“离家出走”了。根据放射性碳测年法,考古学学家在波利尼西亚(Polynesia)就发现了大约公元1000年到1100年间的史前番薯遗迹。而波利尼亚语中番薯一词“kumala”的读音,就几乎与美洲克丘亚语中番薯的读音“kumara”一样。这或许说明,早在欧洲人踏足美洲之前,太平洋上的多个岛屿就种植着有这种作物了。如果真是这样,那番薯传播到希腊,应该主要通过自然扩散的方式,而不是人工引种。

另外,一项新研究也表明,库克船队带回的那份番薯标本大约在10万年千就与其南美洲的番薯亲属分离。这只能从自然扩散方式传播的角度来解释了。

三裂叶薯和番薯

三裂叶薯和番薯

三裂叶薯

三裂叶薯和番薯

有学者的考证,认为我国番薯的引进更可能是多地同时进行的。如公元1582年,经广东东莞人陈益由越南带回,也有说番薯由陆地传入西南边疆的云南。只是这些引进记载尚存争议,而且从番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来看,还是陈振龙最为成功。因为陈振龙并非引进了就了事,他还带着整个家族整整祖孙六代都在致力于将番薯引种、推广至全国,功不可没。

三裂叶薯和番薯

记录陈振龙引种番薯传奇经历的《金薯传习录》

三裂叶薯和番薯

红薯

自番薯被广泛种植以后,我国的人口也有了显著且高速的增长。清初我国人口从1655年的 0.14亿剧增到1741年的1.4亿,然后一路上升至1850年的4.3亿。尽管不全是番薯的功劳,但其作用就像欧洲人食用马铃薯那样,是不可磨灭的。

在我小时候的生活中,就有一个时期经常食用番薯(红薯)的经历。红薯真的是不可多得的缓解饥荒的好食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