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课程与课堂 |
如果静止地看待课堂,课堂是由一系列的元素构成的;如果动态地看待课堂,课堂是由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组成的,行为是由细节组成的,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容易掌握,课堂教学的方法容易学会,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型容易运用,但是要把细节做好,那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往往掌握了这个细节,但又忽略了那个细节,而且细节是多种多样的,细节也是千变万化的,所以人们常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含义之是细节变化太多。
细节问题需要细致化处理,需要教师自己反思,也需要旁观者逐一分析,逐一解剖。在这里,或许可以帮助教师把握规律,举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读课怎么上?
学校的早读课都被安排在学生早晨到校与上课之前这段时间里,一般是在15到20分钟之间,时间很短,安排好了,则有意义,一方面可以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家庭的休息状态过渡到学校的学习状态。
教师常常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让学生开口泛读,或者让学生自己看书,这种早读课是无意识记。无意识记也有收获,至少朗朗书声有了,学习气氛有了。但如果进一步提高效率的话,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引进有意识记,那就是目标要求具体化,如背诵多少单词,或者背诵多少句子、段落,最后留点时间加以检测。如果结果能够即时显示,那么效果更佳。
早读课一般被语文、英语两门学科瓜分,有的语文教师让学生读古诗词,然后教师正音释词,加以一定的提问,学生回答,这样内容多就显得泛,学生印象不深,完全可以减少一些,各个击破。
一些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正音,学生学习,一句话:师为主,生为客。早读课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读,然后让其他同学指出问题,学生不知道的,教师最后指出,学生的错误是最好的教学资源。一句话,早读课应该还给学生,学生读,学生背诵,如果目标相对集中,那么效果就比较明显。
新学年第一课该怎么上?
一般来说,教师常常安排这些内容:教师提出本学科的基本要特求;让学生做自我介绍;让学生预习教材。在这样的课里如何达成应有的效率?
(来源:“星教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