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小学生被体罚后死亡,体罚或导致激活孩子的心理创伤,出现急性应激状态,当事老师要为自己的愚昧负

(2020-09-15 07:46:38)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校共育
教师节当天,四川苍溪县小学女生怡怡被老师体罚后死亡。据怡怡妈妈的表述,孩子上课时遭受数学老师的体罚,“女儿做错了,王老师就打女儿的手,还让女儿罚跪。罚跪的同时还用竹板打了孩子的头,拧了孩子的耳朵,还踹了孩子两脚”。之后怡怡出现昏迷,最终死亡。

从理性的医学角度来看,孩子的死因是否就是体罚所致,目前还不确定,有待相关部门的尸检。相信最后一定可以还原事件的真相。

毋庸置疑,一,老师的体罚是过度的,二,老师的体罚对孩子死亡是有一定责任的,但是责任大小还有待调查。

首先,老师体罚学生的问题。在我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明确规定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多年来教育部对此也已经三令五申。为什么这个数学老师还是副校长还要这样做?难道这个老师还生活在远古时代?

我认为,不管最后尸检结果怎样,就体罚学生这个事,该老师必须接受严惩!禁止老师体罚学生是一条红线。不要说为了学生好,就找各种借口。

第二,有人会说老师的初心是好的,我们也不排除部分老师初心是好的。但是我们不可以原谅,为啥?因为他们对体罚学生的危害认识不足。只是觉得打一下手掌,不伤筋不动骨,但是没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体罚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创伤。

根据我们多年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的经验,我们发现很多青少年出现精神心理障碍的根源在于遭受了叠加性的心理创伤,而其中一部分创伤正是来自于老师。

被体罚的学生,心理上遭受的创伤远远大于身体上的伤害,有些孩子终身不能消除阴影。去年轰动一时的《时隔20年打老师事件》,虽然我不认同当事人的做法,但是从心理上我能够理解,当时老师对常某某造成心理上的创伤,他记恨了20年。所以老师们应该反省,对孩子的处罚、辱骂,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摧残,造成的创伤是非常大的。

第三,为什么怡怡被体罚后会导致死亡?我本身是一个跨学科的大夫,从临床医学和精神心理学的多学科角度来看,当时体罚不仅给怡怡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更重要的是,老师打她的时候,激活了孩子很多的心理创伤。

也就是说,之前数学老师有可能对她,甚至对其他孩子有体罚的经历。在对怡怡进行体罚的时候,孩子当时出现了害怕、恐惧、愤怒等等强烈的负性情绪,这是一种急性应激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她的血压飙升,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可能会导致头昏、晕眩,在这一过程中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医学处理。如果及时处理,吸氧,可能避免悲剧。但是她最终错过了最佳急救时间。

所以,不管是教育局还是当事老师,不要认为只是简单打了两下,就轻易甩锅。体罚会给孩子带来急性应激反应,这可能是导致孩子死亡的重要原因。

第四,我曾多次呼吁,必须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检测。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规定今后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我认为,不仅对学生,对老师,包括保安在内的所有教职工都要进行心理体检,根据体检的结果,必要时需要精神科医生进行精神科检查。第1,要彻底排除人格障碍的患者,包括偏执型、反社会型、冲动型等。因为这种人缺乏同理心,缺乏自我反省能力,行为很出格,往往会导致很多悲剧发生。

第2,要排除有性瘾的患者,尤其是恋童成瘾的,彻底排除出教师队伍。学生被老师性侵的新闻屡见不鲜,这部分老师都是性瘾患者。

这两个人群是必须要彻底排除出人民教师队伍的。

第3,其他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我们要本着关心教师心理健康的角度,进行分级干预。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精神障碍总患病率高达17.5%。老师也有心理压力,不能因为有心理障碍而就不能当老师,这样也不对。所以相关部门要关注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老师进行心理援助,根据心理体检情况,实施分级干预,严重的需要接受精神科医生的治疗。如果老师出现精神心理障碍没有及时干预,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用大白话说就是“负能量很强”。

此外,作为人民教师一定要懂得学习障碍的相关知识,要知道很多孩子做题做不出来,学习差,不要简单地认为是孩子不努力,不听话,懒等等,这些是错误的认知,其实是孩子存在学习障碍。

老师们还要掌握高效学习的知识,想办法塑造孩子高效学习的状态,这样才能成为亦师亦友的好老师。老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需要关心孩子的心身健康,对很多问题有科学理性的分析,而不是简单的体罚了事。

在此事件中,不能因为教师的初心是好的,就原谅他的无知愚昧,他必须为无知愚昧付出代价,接受惩罚。

对父母来说,如何避免悲剧发生?一方面,要尽量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我们也不要一味偏袒孩子,要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反省,另一方面,当孩子有压力或者受到心理创伤,一定要保护孩子。(精神心理专家何日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