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学生喜欢,才有人民满意。“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是从“以学生发展为本”引申出来的一个办学理念,同时它又是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提出的一个指向性较强的办学目标。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一是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追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二是基于学校教育的本质——顺应孩子发展的天性,为孩子成长创造条件;三是基于当前的教育现状——学习中学生并不快乐的现象十分普遍。
突出一个主题。泰安市教育局把“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作为今后五年教育发展的主题,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着它而展开:加强课程建设,努力开发学生喜欢的课程,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吸引力;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展示学生的生命光彩和个性特长;更多地关注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全力营造和谐融洽、民主活跃的教学氛围和团结互动、合作向上的学习氛围,同伴间形成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视学校为家园和乐园。只要抓住了这个主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就能落到实处。
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首先是喜欢自己的老师。据研究,一个小学生在学校的心情如何,80%以上的因素与教师相关。由于喜欢这门课的老师,他就喜欢这门课;由于喜欢这位老师,他就喜欢参加这项社团活动;由于喜欢这位老师,他愿意接受老师布置的任何工作。反过来,由于不喜欢这位老师,他就不会在这位老师任教的课上很好的参与,更不会表现自己,这门课的学习效率肯定比较低;由于不喜欢这位老师,他就不喜欢他的任何教导,这位老师参与的任何教育行为在孩子身上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由于不喜欢这位老师,原本很喜欢的社团也就变得不喜欢了,甚至会千方百计找理由缺课。因此,喜欢老师是喜欢学校的首要因素,喜欢老师也是教育成功的心理基础。
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是因为他喜欢每天都在参与的课堂。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大多时间都是在课堂上经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中的心情就是在校的心情。如果一个孩子非常喜欢课堂,喜欢他上的每节课,对要上的课充满着期待,在课上,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发挥他的无限创造力,学校是高效而快乐的。快乐课堂的经历是学生喜欢学校的重要原因。反之,令人生厌的课堂也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所以,如何创造让学生喜欢的课堂是学校管理的核心课题,也是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创造学生喜欢的课堂应该成为教师的毕生追求。
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也是因为他在学校经历的每项活动。一个学生在学校几年的时间里,要经历大大小小许多活动。这些活动,是他人生的重要经历,也是影响他今后发展的教育基础。我们经常在说,一个小时候参加的活动甚至会成为孩子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因此,我们的每位老师,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无论是大队辅导员还是学校行政人员,都应该把活动策划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工作来思考,切实提高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每项活动都成为孩子积极参与的体验活动,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与人合作。活动规划和实施应该成为天长品牌的核心要素。
把握两个支撑点。作为主题,“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能否真正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关键在于其支撑点是否牢固。我们把学情调研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当做两个支撑点,是因为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本源和基础,只有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使学校教育更符合学生的需求;质量监测和管理是“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导向和反馈,只有科学的质量监测和管理,才能对“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健康发展起保障作用。
形成学情调研机制,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提供依据,让学校领导和教师在调研过程中逐步增强关注学生的意识,时时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意愿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真正化为自觉的行为。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保驾护航。建立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首先是形成一套逐步趋于完善的质量评价指标。以学业质量评价为切入口,不断增加反映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内容,把学生是否喜欢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其次是形成准确、畅通的反馈渠道。再次是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的调控体系。以学生的现有基础和需求为导向,充分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学校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
抓好三项引领性工作。为了把“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落到实处,我们将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网络平台建设作为三项引领性工作。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办学生喜欢的学校”需要高素质的校长与教师队伍。要在提高校长的办学素养上下工夫。如要求校长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提出学校的发展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教师快乐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结合“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课题研究,我们将开设“校长论坛”,力图让更多的校长在这个平台上亮出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积极探索“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发展”的机制、途径与方法。我们要求学校以“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为契机,引导教师在培育学生“喜欢”这一健康情感的过程中,走近学生,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以高尚的人格、大爱的胸怀赢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努力优化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组织他们自己喜欢的活动和喜爱的社团;以自己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来感染学生。
继续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学生喜欢的课堂。学生是否喜欢课程和课堂,是学生能否喜欢学校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要求学校结合“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研究,加强课程建设,建立丰富、多元而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框架体系,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力争在“创学生喜欢的课堂”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市教研室按照“一科一题”的要求,以学科主导性课题引领课堂改革,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与评价,组织全市教师打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攻坚战,以此为突破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推动网络平台的发展与应用,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在“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中的技术支持作用。加大“网上课堂”建设力度,一些学有所需的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通过网上平台获得他们所喜欢的课堂、课程,走近他们所喜欢的教师。继续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一方面以各学科教研员为版主的学科教研网汇总各学科资源,另一方面引进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使资源建设呈现生态化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完善网上课堂建设,形成跨校共享机制。提高网上教学资源开放互动的质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