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心责任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

(2020-08-28 06:42:48)
标签:

转载

分类: 课程与课堂
爱心责任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

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与其它教育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将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实际上,各学校的德育教育并未完全落实到位,仍然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德育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盲点与误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职业道德滑坡,工作积极性差,责任心不强,从事有偿家教、从事第二职业、托学生家长办私事、以教谋私等有损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学生方面,德育的缺失表现为道德失范,理想和信念迷茫,爱心、责任心淡漠,学习缺失恒久的动力,对挫折和困难的承受能力较弱,等等。

为将德育为先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在当前形势下,务必要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爱心责任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

一、在凝聚“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教育精神方面取得新突破。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辛勤耕耘,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赖与全社会的尊重。

但是,必须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任务,对广大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从严治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身为教师,如果能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便堪称学生的“良师益友”,就会得到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爱戴与尊重;身为教师,自觉远离世间不良风气,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做事,便能赢得尊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格魅力永远是教师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尊严的源泉,是快乐而积极工作的动力。

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一定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厚望,,努力培养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争做敬业报国的模范、为人师表的模范、诚实守信的模范和教育创新的模范。

爱心责任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

二、在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上取得新突破。

让学生具有爱心、责任心,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其关键是教师首先要具有这“两心”。正如棍棒下的奴隶造不出精美的金字塔、枪口下的钟表匠做不出精密的钟表一样,处于高压政策严苛管理下的教师,有的连显性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都是被动的,要求他们主动去做隐性的德育工作似乎更难操作。

很显然,教师的爱心、责任心来源于得到人文关怀,最重要的就是信任、理解与支持教师的劳动,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宽松的工作空间,教育和帮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可使之沦为扼杀学生天性的教书匠人。

这就要求每一位学校领导面对自己 “手下‘’的教师要当朋友不当老板,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先管好自己,并身体力行的当好称职的教师,特别是校长首先应该是教师的模范。

我们知道,学校是研究学问、产生思想、发展知识的地方;是学生学习人类文明、并经受教训和考验并逐步成才的地方;是教师展现个人才华、实现个人抱负的地方。学校的一切行政、后勤机构的工作都应该配合教学开展,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服务,不可凌驾于教学之上或游弋于教学之外,在待遇上也要全力向一线教师倾斜。

爱心责任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

三、在学生管理方面取得新突破。

1.要强化学生的信心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

在实施“两心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全、细、恒”的要求贯彻底,做到以知识充实、以哲理启迪、以榜样激励、以真情感染、以实践提高。

2.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以促进社会风气不断改善为目标,在师生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二十四字”的基本要求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家庭、进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贯穿到德育课程和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大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3.要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武装青少年头脑。

中国自古就有德仪天下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德育内涵。

我们应该把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要切实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要积极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校风、学风。

4.要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在保障中小学思想品德等课程的正常开设的同时,指导和帮助中小学生认真遵守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同时,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在重大节日、纪念日,要不失时机地集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还要因地制宜地发挥当地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的功能,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爱心责任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

四、优秀的背后是一个教师高度的自律

教育生涯中,越勤奋,越努力,越自律,越能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优秀的教师有着绝对的精神自由,不放纵自己,守住底线,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身正为范,德高为师”,自踏入师范,这鲜明的八个大字就深深刻入每一名师范生的心底。

何为身正为范, 意即身正才能师为人范。他道出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和传统美德,教师选择人民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具备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精神;牢固树立忠诚事业、甘守清贫、愿为人梯、教书育人的信念。要作风正派,淡泊名利,廉洁奉公。

无德无以为师。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无不表现在对自己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学生接纳、喜爱某个教师,往往是从对这位教师的敬佩开始的。这种敬佩来自于教师的品德、情感、能力、水平、态度等诸多方面。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在学生的视野之中。

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塑好自己的形象。以高尚的道德使学生高尚,以渊博的知识使学生聪明,以健康的心理去塑造学生的心理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才能使受教育者“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才是真正的优秀教师的典范。

教育本就是一种传递:爱的传递、信念的传递、精神的传递,其后才是知识的传递。在这种传递中获得成功、体验幸福,不仅给了孩子们成长的源泉,也让自己收获人生。这种传递,无形就给予老师上升的动力,不断的自我约束,永无止境的求知欲。爱心责任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

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就是影响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智、提升人的道德人格境界。道德自律是对自我的道德立法,但这种自我立法不是限制自身的自由,而是主体对外在客观必然的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接受、遵循基础上生成的,并依此来对自己进行限制,使主体不再为欲望和冲动所主宰,而是自己主宰自己,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这实际是最高境界的自由。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道德自律,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教师道德。

总之,爱心、责任心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和总抓手,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充满爱心、责任心的学校,是和谐、幸福、快乐的校园;让学生满怀爱心、责任心走出校园,是学校教育的最大成功,也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最坚实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