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确的观念影响孩子的一生

(2020-07-31 07:53:56)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长学校

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反面案例,比如:复旦大学投毒事件,毒死大学同学;清华大学朱令投毒事件等等,让我们的心不寒而栗。


通过这些事件及各种调查表明:正确的的观念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一、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


心理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同时也存在关键时期,未成年的时候心里关键期大约分为两段:12岁之前属于依恋期,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心理发育历程的最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犹为重要,不可缺失。12-18岁则是我们熟知的青春期,“叛逆”也是孩子这个阶段最鲜明的标签。青春期除了关键的家教之外,社会元素的参与更显重要。      



小孩子如果从小就没有善待过,那么你指望他成人之后对这个社会善良,几乎是不可能的。孩子在3岁之前,最好不要离开父母,由母亲抚养。孩子小时候的心理是十分脆弱的,对于家长尤其是母亲是非常依赖的。并且这时候孩子的喜怒哀乐都和抚养者息息相关。换句话说,母亲如果心情大好积极向上,孩子也多数会非常开心,这对于孩子早期的心理建设十分重要。


同样,父母这个时候由于孩子的依恋,也能轻松获得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成年后脾气大、易激动、自控力差的人基本上都是小时候亏欠抚养的人,相反,成年后性格温良、大度、平易近人的人,小时候的父母抚养肯定是非常到位的。在真正的养育过程中,家长的唠叨是不可避免的,语言的教育刺激是必然要素,这被称为“有亲情抚养”,相反则是“无亲情抚养”。

        

在这两种抚养模式下长大的孩子在未来成人后,在语言发育、社交关系、认知能力等方面都会存在很的差异。显然前者抚养的孩子更加优秀。相较而言,我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阳光要比智力发育更加重要。哪怕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我也一定要让他过的快乐开心。


遗憾的是,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一味追求高非高学历,结果到头来发现,孩子确实上了好学校,但也出现了一堆心理问题,有的甚至无法解决。

 


二、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他索要的东西不能给他,家长该怎么办?

做到四个不要:“不骂不打不说教,因为此时孩子是听不到你在说什么的,你所有的言语在他的耳朵里都是噪音,家长别走开,孩子这时候闹就是闹给你的看的,所以家长一定要配合看着他闹,然后坚定的拒绝。”


这时候家长要对孩子进行一克制训练,孩子哭闹你可以抱起他回到家里,不打也不骂,可以把他放进卧室,然后自己也陪在身边,就这么看着,等孩子哭累了,你可以给他用湿毛巾擦擦脸,然后抱一抱孩子,但要记住,即便此刻也不能答应孩子的要求。


几次之后孩子就会有一定的克制力。未成年人的很多问题都存在滞后性,当你发现孩子身上的毛病想要去改正去教育的时候,通常会发现已经晚了,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埋下伏笔了。


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叛逆的,此时的教育不同于往时,一定要把握方法。有时候点到即止反而才最合适,一些问题。一些道理点醒孩子,孩子会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这时候家长如果非得让孩子作出表态承认错误、道歉,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此时家长对此争执不休,反而会让孩子对家长心生不敬。


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吃得苦越多,长大之后的承受能力就越强。除了可能性格上会有一点儿暴力(有些苦容易养成暴力的性格。)但在抗压方面绝对没问题,这种人也不可能出现稍微遇到挫折就想不开寻死觅活的情况。尤其男孩,这点非常重要。一定要苦养,小时候不要太过顺利,更要不照顾的无微不至。很多人长大之后大逆不道都是因为小时候过的百依百顺。


儿童6岁之前这几点培养非常重要,克制任性、预防压抑、学会自控、学会忍耐、预防自私、经历挫折。6岁之前训练孩子这几点,孩子不从,最坏的结果可能是满地打滚,可12岁再来训练,孩子受不了可能就会离家出走,再大一些训练严重的后果孩子可能自杀。


因此,六岁之前把这些问题整明白非常重要。抗压能力和忍耐力是与意志力息息相关的,而培养意志力绝不是靠语言、智力可以培养的,意志力全是靠体力培养的,所以小时候孩子受一些运动之苦是非常必要。


三、二孩家庭两个孩子起了争执如何处理?

要把目光集中在老大身上,而不是偏袒小的让老大去一味迁就。


俩孩子起了争执之后,家长把决定权交给老大,让老大来处理这次的事情,如果老大选择偏袒自己,家长也不要多言或者出手制止,尊重老大的选择,下次再有争执依旧让老大做选择来处理。


这样几次之后老大就会逐渐明白,父母还是在乎我的感受,既然如此,我这个当老大的自然也要照顾弟弟妹妹,这样老大的心理历程就会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四、另外培养孩子正确观念的几点建议。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要让孩子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确实,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但显然成绩不是一切。成绩好坏、分数高低是老师需要操心的事,家长更注重的应该是孩子的全面发展。


上学期间过的开不开心,又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我能给你什么帮助等等,这些才是家长该做的。让孩子“参与讨论”家中的大事小情,家中发生的大事要告诉孩子,同时让孩子参与发表看法,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关注一下孩子的交友情况,尤其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他往往是孩子倾诉的倾听者,对孩子影响也很巨大。


通过观察孩子的好朋友,通常是了解孩子最方便的方式。如果孩子交友不慎,你可以简单言语引导,但不要直接干涉。表达意见就好。家长要善于反思,从孩子的态度中找出自己的教育的问题。你对孩子用什么教育方式,孩子就会用什么方式回馈你。你对他尊重,他对你就尊重,反之亦然。正确的观念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孩子未来一生的人生走向。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


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我们的孩子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