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凌霄花

(2020-07-25 06:55:45)
标签:

转载

分类: 传统文化.休闲
凌霄花

凌霄花

对“凌霄”的最初认识,是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成语“凌霄之志”;二是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一直打到玉皇大帝所在的凌霄宝殿的情景。在这里,凌霄有超越可参考的各种物体的高度、无限高远的意思。然后,发现世上居然还有一种花,被国人称之为凌霄花。

凌霄花是紫葳科凌霄属落叶木质攀援藤本植物,它和葡萄、紫藤、忍冬一道被称之为我国的四大藤花。很多介绍凌霄花的文章都说凌霄花属于我国原生的物种,原来生长于我国中部地区,但外国植物学家在东欧、俄罗斯甚至北美地区也发现了凌霄花的野生种的存在痕迹,虽然化学组成物质及形态特征与我国的凌霄花存在很大的差异,可经过基因图谱的测定却发现二者吻合度相当之高,这就使得凌霄花的原产地变得扑朔离迷起来。

有专家甚至提出之所以欧美等地的凌霄花和我国的凌霄花具有相同的基因印记,与地壳运动加剧、板块发生破裂,不同板块随着软流层向不同的方向发生漂移有关。原本生长在一个大的板块区域的凌霄花随破裂的板块而分离开来,这就是它们具有相同的基因但又随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而改变了植物学形态的缘故。当然,要验证这一猜想并不容易,其物种起源的秘密可能只有凌霄花自己知晓了。

凌霄花

凌霄花

凌霄花

和其他花卉一样,凌霄花最初也只是野生状态下生长着,后来人们发现它的美丽,以及夏天是可以用来遮荫的好绿植,才开始人工栽培于庭院园林或房前屋后。

我国很早就有对于凌霄花的文字记载,《诗经·小雅》里就有一首诗叫做《苕之华》的。它通过比兴的手法,表达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痛苦。“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这里“苕”就是凌霄花。全诗共十二句,前四句说的是凌霄花开过,它的枯萎蔫黄使人伤心;中间四句说凌霄花凋谢,只剩下青叶子;最后四句说羊儿瘦了、鱼篓空了、人们忍饥挨饿。这首诗借着凌霄花的花开花落,表达了灾荒之年的人们心中的忧愤,感慨生逢乱世的人还不如那无知无情的草木。

凌霄原名紫葳,又名凌苕、女葳、菱华等,别名还有势力之皮或势皮。魏晋时期,凌霄还被叫做陵苕,是山陵间自在盛开的野花。郭璞写有多篇《游仙诗》,其中的一首诗是这样的:“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珪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这首诗通篇采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志向,一二两句比喻志气远大,不受羁绁。三四两句比喻尘世局促,有志之士难以容身。七八两句中,“潜颖”比穷促隐微之人,“陵苕”喻位高显达之辈。全诗慨叹人世的才智之士在现实中受到压抑,有抱负未必能实现,只有山林隐遁,才是他们的归宿。

这种植物获得“凌霄花”的名称,始见于世界上成书最早的药典《唐本草》。该药典在“紫葳”项下论述“此即凌霄花也,及茎、叶具用”,这是第一次在历史文献上正式出现“凌霄花”三个字。之所以会将其命名为凌霄花,想来与它生命力顽强,只要活着,就努力向上攀爬,能够随攀援物攀爬到半空,凌空绽放美丽的花朵有关吧。

凌霄花

凌霄花

凌霄花

唐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在庭院种植凌霄,品味凌霄花所带来的美感。宋代范成大被凌霄花的美丽花姿和凌云之气所折服,写下了《寿栎堂前小山峰凌霄花盛开,葱蒨如画,因名》一诗:“天风摇曳宝花垂,花下仙人住翠微。一夜新枝香焙暖,旋薰金缕绿罗衣。山容花意各翔空,题作凌霄第一峰。门外轮蹄尘扑地,呼来借与一枝筇。”宋代贾昌期的《咏凌霄花》一诗,盛赞了凌霄花的远大抱负:“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飐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这首《减字木兰花》是苏轼所写的。苏轼在杭州时,拜访西湖边的诗僧清顺,看到古木参天的山房禅寺,凌霄花缠绕于松柏之上,清风徐徐,鸟鸣呖呖,橘黄色的喇叭花凌云直上,非常富有诗意,有感而写。诗中苍松的绿与凌霄的红,一僧的静与双鹊的噪,在对立中求得和谐,禅意十足。

作为一种攀援藤本植物,凌霄需要借助树干、墙壁或者人工搭设的花棚、支架等生长。《花经》说:“凌霄花蔓生,附树而上,节间有吸根,着树牢固,坚不可拔。夏初梢头抽花,大若喇叭,杂缀其间,湛绿深黄,灿烂夺目。”当然,也有个别的品种或者生长久远的老藤,能够长的足够结实,不需要攀援物就能挺立生长的。根据《老学庵笔记》记载:“西京富台园中一株挺然独立,高四丈,围三尺余,花大如杯,旁无所扶。”著名园林家周瘦鹃先生介绍,洛阳、苏州也有无须依傍“挺然独立”的凌霄花。

凌霄花

凌霄花

凌霄花

国人赏花,不仅欣赏它的色、香、姿等观赏特性,更是寄情于草木,赋予它一种风度、一种品格。凌霄作为藤本植物,攀附生长是其植物学特性,因此也产生了对待凌霄花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贬义的,对凌霄花持鄙视的态度。认为凌霄花比较软弱,奴颜媚骨,没有力量,没有骨气,趋炎附势,依附别人,好像寄生虫那样不劳而获,借高枝来炫耀自己。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唐代的白居易,他在一首《咏凌霄花》(节选)中写道:“有木名凌霄,戳秀非孤标。偶依一棵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飘。”认为凌霄只是一棵普通的藤蔓,但是偶然攀上了高枝,它就把根扎在别的树干上,把花挂在别的树枝上,还要在那里耀武扬威。一旦它所依附的树倒塌了,它也跟着倒霉。白居易借着写凌霄花的软骨头、奴颜媚骨,来讽刺那些巴结奉承、攀附权贵的人,说他们总有一天会倾覆遭殃。

另一个是当代女诗人、朦胧派诗的代表人物之一舒婷,她在《致橡树》这首现代诗中写道:“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你看,这是直截了当地对凌霄花依附在别的树干上向上爬、在高处炫耀自己表示不屑呢。

凌霄花

凌霄花

凌霄花

另一种观点是褒义的,对凌霄花持赞美的态度。认为身为藤蔓植物,能爬得那么高,这是善于借助外力,以及本身自强不息的结果。赞扬凌霄花在先天不足的条件下,还能够奋发图强,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持这样观点的人占比很大,我们也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唐代诗人欧阳炯的《凌霄花》一诗写道:“凌霄多半绕棕榈,深染栀黄色不如。满对微风吹细叶,一条龙甲入清虚。”说凌霄花的藤蔓缠绕着高大的棕榈树往上爬,一直爬到高空,黄栀子一样的金黄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这哪里是树木,分明就是一条傲然挺立的金龙。那满身的树叶就像龙鳞在微风中闪动,飒飒作响,而龙头好像已经伸到了太空里。

宋代诗人杨绘也有《凌霄花》一诗:“直绕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赞扬凌霄花努力攀升、敢与太阳比高低的拼搏精神。明代高启的《瞻木轩》一诗说:“凌霄托高树,引蔓日已长。缠绵共春荣,幽花蔼敷芳。高树忽见伐,无依向风霜。亭亭还自持,柔枝喜能强。君子贵独立,倚附非端良。览物成感叹,为君赋新章。”该诗说,凌霄花依托高树引蔓攀援,与树缠绵共度美好的春天,成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象征。伐去高树,凌霄花依然独立成株,花繁叶茂,我们做人,也要坚持独立,不能靠依附过日子。

清人李笠翁评价凌霄花:“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许多有识之士赋予凌霄坚强不屈的品格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这是以凌霄喻人,物品与人品的一种精神契合。

尽管褒贬不一,凌霄花却宠辱不惊、安之若素,不因批评而落寞,不因赞美而骄傲,它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繁衍生息,绵延千年。

凌霄花

凌霄花

凌霄花

凌霄的文化意象不仅体现在诗词方面,在绘画中也有很好的呈现。到了宋代,凌霄花与青松逐渐成为宋代诗画中的固定搭配。宋徽宗赵佶所绘的《听琴图》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画中一株松树,苍虬如龙,凌霄花攀附其上,红白二色花点缀其间,而树侧数竿青竹,青翠可爱。松下一人服道士衣冠,端坐拂琴,两边着青、红衫的朝臣听得如痴如醉,蓝衫童子亦被琴声吸引。“袅袅枯藤浅绛葩,夤缘直上照残霞。老僧不作依附想,将谓青松自有花。”作者以琴声为主题,巧妙地用笔墨刻画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shàn),擅画花卉、竹石、松柏、花鸟,用笔自由随性,毫无法度束缚。他的《古柏凌霄图》中绘古柏二株,枝杆苍劲挺拔,细枝弯曲多姿;枝上下垂了数条细藤,藤上凌霄花朵开放,生机勃勃;树下湖石、鲜花相伴,一派夏日美景。

凌霄花

赵佶《听琴图》与李鱓《古柏凌霄图》

有很多爬藤植物都会长出气根,即长在土上面的枝条长出来的根系,方便自己吸收水分和养分,帮助自己缠绕攀援物向上生长,凌霄就是这样凭借着气根攀附于它物生长,只要攀援物足够高,它可以一直跟着往上长,高可达数丈。它的花序轴极度伸展,如条条芊蔓倾泻而下,上面挂着一串串美丽的花朵。橙红色的凌霄花,浓淡相宜的绿叶,溢翠飞红,凌空抖擞,随风飘舞,就这么清清爽爽、热热闹闹地把生命绽放在浓烈的夏季,没有一点焦灼之气。

凌霄为著名的园林花卉之一。它的干枝虬曲多姿,叶为羽状复叶,一柄可达十数片,翠叶团团如盖,是庭院中绿化的优良植物。花从5月份就开始绽放,花朵漏斗形,花冠唇状内面鲜红色有条纹,外面橙黄色,色彩鲜艳;花长约5厘米,顶端5裂,分裂至中部;花药黄色,个字形着生;花柱线形,长约3厘米,柱头扁平。花开时枝梢仍然继续蔓延生长,且新梢次第开花,所以花期较长,能一直开放到8月份左右。

凌霄花的气根,能深深地扎根到墙壁的砖缝里,牢牢的抓住墙壁,狂风暴雨都吹不下来。如果时间长了,这些气根不断地生长,会把墙壁给破坏掉,造成墙体表面的石灰渣脱落,甚至会随着根部的深入,导致墙壁出现雨水渗漏的现象,这是在栽种凌霄的时候需要注意的,要对它进行定期的修剪。凌霄不怕修剪,越剪越旺盛,基本上死不掉;它还不怕晒,夏季30度的高温,连续一个月不下雨,不会有一片蔫掉的叶子,强大的根系能给藤条叶子提供水分的支持。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在公园、庭院的空档处给它搭设花架,让它顺着特制的花架生长,也给自己留下一片绿茵。

凌霄花

凌霄花

凌霄花

前面提到,凌霄是在药典《唐本草》中得到现名的,说明凌霄花也是一味中药,并且“凌霄”二字,在当时应为陵苕花的药用名,起初是为了方便作为药物记载而出现的。《图经本草》中同样论述了凌霄花和紫葳的关系:“紫葳,凌霄花也……依大木,岁久延引至巅……”;最后在《本草纲目》中,对凌霄花的总结已经可以说是相当全面:“俗谓赤艳曰紫葳,此花赤艳,故名。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

我国传统医学中认为凌霄花性辛,微寒;归肝、心包经;具有辛散行血、破血散瘀、祛风凉血的功效。由于凌霄花能破瘀血、通经脉、散癥瘕,消肿痛,所以在古代还常用作妇科相关疾病的治疗,《妇科玉尺》里就有“紫葳散”之复方治疗血瘀闭经。当代的科学研究还表明,凌霄花及其制剂能防治心血管相关疾病,具有抗氧化、抗炎以及镇痛等作用。

凌霄花还是一种具有“影视剧色彩”的花朵,它有一个不起眼的别称,这个别称通常在云南境内出现,那就是“堕胎花”,这是因为凌霄花性辛,微寒,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行气破血的功效,对于需要定气安胎的孕妇来说,是需要避而远之的。在宫廷剧中表现相互之间的尔虞我诈时,有时就会将凌霄花用到某位孕妇的身上。

凌霄花

凌霄花

凌霄花

凌霄花是连云港市名花之一。千年古凤凰城——南城镇,素享“凌霄之乡”的美誉。凌霄枝蔓纤细,花儿秀丽,寓意慈母之爱,经常与冬青、樱草放在一起,结成花束赠送给母亲,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凌霄花的花语是“敬佩、声誉”,与此也是有关联的。pplo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