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幼儿.小学 |
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关于儿童的学习来说,除了绘本阅读,大家还关心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中一个方面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我就讲一下如何运用绘本发展孩子的数学思维。
这里我们说的是数学思维不是数学知识,思维和知识还是不一样的。
思维它是一种能力,能力对于儿童的影响是一生的,知识是他获得的一种事实性的内容。比方说“1+1=2”、“2+3=5”这是知识,我们学会怎么算加法,这是一种能力,知道以此类推,这是一种能力。
在绘本当中,我们现在越来越强调通过绘本去发展儿童多种多样的能力,比方说创造力、想象力、思维力,我具体说数学思维能力。
先说数学思维包括什么,或者对于未来儿童的数学学习来说,几种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数学思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二个是推理的能力
第三个是符号意识
第四个是数感
第五个是空间观念
第六个是几何直观
第七个是应用和创新的这种意识
这是我们常说的数学思维能力未来对于儿童的数学学习可能比较有影响的几个方面。
怎么通过绘本发展这种能力?
第一个是推理能力。
我们回过头来想,在绘本阅读当中怎么发展推理能力?你在带着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比方说读完绘本之后让小朋友说“你为什么认为这个地方是这个样子的?你从第几页看出来的?”
比方说有一本书,可能一个小动物进行了好几次,你可能说“他第一次是怎么做的?你觉得第二次他又会怎么做?第三次他会怎么做”,这是不是一种根据前面的内容进行后面内容的整理和分析,其实这是一种推理。再比方说“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小猴子哭了”,这也是一种推理。
所以说绘本当中对儿童推理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他在绘本每一页内容的理解上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问题解决能力。
我们都知道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绘本阅读当中,我们现在更加强调儿童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第一点,我们要让儿童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特别是中大班的孩子或者四岁半以后的孩子,在读完书以后不要每次都是老师提问“小朋友,你觉得这一页讲了什么?你觉得那一页讲什么”,而变成“小朋友这本书看完之后,哪一页内容你看懂了,哪一页内容你没有看懂?你没有看懂的问题是什么?你可以给其他的小朋友提一个问题吗?”
我们把这种问题提出的权利和机会给予孩子,这是提出问题。
那怎么分析问题呢?提出问题之后,小朋友必定会带着你的问题再去读,你会问小朋友“为什么这样解决的”,这是分析问题,那解决问题小朋友会根据你的问题,对图画书的内容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会进行答案的分享。
对这种答案的分享,小朋友之间会进行交流,这是解决问题。
再比方说很典型的活动自制图画书,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不是给小朋友几张纸、笔、角色包括所有的分工都做好,不是这样子的,而是让小朋友分组,比如五个小朋友一组,然后我们做一本书,书的主题是冬天,五个小朋友就要互相协商,这时候小朋友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谁来编这个故事?谁来画?谁来设计封面?谁来装钉?这是问题。
那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小朋友再分析问题,这个故事编的故事合理吗?我应该怎么编这个故事?大家可能会七嘴八舌地来讨论。
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比方说在装订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知道页码,不知道名字怎么写该怎么办?这都是问题解决能力贯穿在绘本阅读当中。
第三个能力是符号意识。
我们都知道符号能力对于数学的学习很重要。有各种各样的符号,比如加减号、等号等等。这种符号意识其实在我们的绘本阅读当中也有,绘本阅读还包括各种各样的符号的阅读,比方说在马路上认识交通标志,认识各种各样的气象标志这都是认识符号。
再比方说认识我们文字的演变原来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对于儿童符号意识的培养是在绘本阅读当中其实也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
在幼儿园当中曾经有老师做过这样的一个事情,请小朋友用符号来表示,比方说“贴红色的标志代表你看懂的画面,贴蓝色的标志代表你没有看懂的画面”,这是不是符号?这也是符号,这也是符号意识的培养。
第四个是数感。
图画书都有页码,你告诉小朋友说“你翻到第几页,这本书有多少页”,是不是在培养一种数感?
再比方说“左边的页面它都是偶数页,右边的页面都是奇数页”,这是不是也是数感,对数字之间关系的认识?所以这样的一种能力都是蕴藏在绘本当中。
第五个是空间观念。
图书的翻阅顺序,我从左往右翻、从右往左翻,因为现在书的装订方式有很多种,还有不一样的,你是从什么样的一个顺序翻,从下往上翻,这都是空间观念,再比方说画面当中这样的一个角色在什么样的位置。
所以只要你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提问当中适当的渗透刻意的这种数学思维知识是完全可能的。
第六个是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可以做。很多老师在做绘本阅读之后都会做一个表,有一些图画书做完可以做一个表,情节的发展的顺序、根据角色、根据第一时间都可以画一个表,这是不是在数学当中很重要的一些学习的内容呢?
再比方说自制图书,自制图书也有几何直观,用长方形的纸做图书,用正方形的纸做图书,长方形是横着做还是竖着做,这都是涉及到几何直观的问题。
还有我们在绘本当中会让小朋友进行故事表演,进行角色扮演,会自编故事、自制图书等等,所有的这些方面,其实回归到数学思维上,它其实是一种应用的意识或者说创新的意识。
所以通过绘本发展孩子的数学思维,在你的绘本阅读的每一次当中其实已经在做,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如果你是真正的想全面地发展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你应该了解简单的数学思维表现在哪些方面,然后你就要去想数学思维表现在这些方面,那绘本阅读当中我们怎么去贯彻?
第三点要注意的问题在绘本阅读当中,这些数学思维是不是有年龄的特点?比方说数感,对于小年龄的、中年龄的、大年龄的怎么来要求和区分?
当然在绘本当中,还有一类知识性或者功能性的绘本,比方说数学类绘本,这一类绘本可能是去讲一个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
但是这类绘本在读的时候也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我们越要把这个故事讲成一个故事,而不是讲成一个科学的普及,为了科学普及而普及的事,一定要让这个内容变得有趣,否则就失去了绘本本身的意义,而变成了一个数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