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与陪伴:0—3岁孩子的教育

(2020-07-03 06:01:19)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长学校
亲爱的各位老师,家长们,大家当下好。

我叫张运安,来自济宁市鱼台县家庭教育协会。

感恩刘老师给提供的这个锻炼的机会,感恩大家。

今天我分享的内容是:爱与陪伴之0—3岁孩子的教育。

当一个宝宝呱呱坠地,来到一个新的家庭的时候,整个家里充满了喜悦,旺盛的生命力带来的那种力量滋润着家里的每一位成员。

然而,对宝宝人生的规划及发展,人生目标等,很少有人思考,当然也包括我和我的家庭,我是六十年代生人。出生后被妈妈放在房间最黑暗的床里面,说是怕看到光和人而哭闹耽误干活。就这样足足睡了15个月,吃奶也是妈妈偷偷地给,最好没有动静,吃完又继续躺着,一岁多抱起来是又长又白又胖,真是一个银娃娃。妈妈边说边比划着告诉我。抱的时间不长,会爬、会坐、会走路,原先,我们一直都当笑话来听这段故事。现在才清楚,我是用了几十年来突破自己内在的这个点.

曾经的我无故发火,不顺心就冲周围人发脾气,甚至歇斯底里,做什么事情虎头蛇尾,定不住等等,当然还有其他成长环境等其他因素。我要表达的是三岁前孩子的教育离不开陪伴和关爱,因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名言,这说明三岁前对人生的重要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一下三岁孩子的教育。

一:安全感。二:敏感期。三:情绪。

     一:安全感。一个宝宝的安全感重要的来自于妈妈怀孕前后的心平气和和孕期的那份平静,其次,来自于出生后的生长环境。妈妈的平静生活、和谐的夫妻关系伴随胎儿,让腹中宝宝接收到了满满的正能量,并为将来出生充满了喜悦和渴望,出生后,家人的接纳和嘉许。让孩子感受到了这份爱的力量。一个健康、可爱、活泼的宝宝就真的出生了。

这一时期得不到发展,孩子没有自信,恐惧,做事不果断,担当力不强。

  二:敏感期:孙瑞雪老师一本书《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写的很清楚,书中写到孩子七岁前各个敏感期及应对方案,特别是三岁前。

书中写到:0—2.5岁,视觉敏感期和口、手、走的协调发展。

手是智慧的工具,心灵手巧、手巧心灵的自由发展奠定孩子一辈子能力的基础。

走,直立行走是人的本能,先爬后走,孩子的每次挑战和体验,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培养了孩子的耐挫能力,可惜目前的一些工具和家人的过多呵护、干预,障碍了孩子发展,目前孩子耐挫能力差与这些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比如:孩子从出生到三岁所有手的动作,我们都不可干预,手放嘴里,拿剪刀、抠小洞洞、拆装玩具,甚至玩大、小便。我们都需要用正向语言交流,不可强力禁止,否则,孩子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影响。如:几年前我们幼儿园的一个孩子,中班四岁的时候,有时候还在去厕所的时候玩大小便(这个敏感期是肛门期,两岁前完成的),经过询问才知道,在家里只要有这样的行为,爷爷就大声训斥,导致孩子敏感期延长,四岁了还在玩大、小便。

视觉:这个时期的孩子视觉得不到锻炼,从小左右看东西,捕捉动态物品不同角度的变化等,将来上学写字会落偏旁部首,读书掉字落字等。

2.5—3岁,自我意识的形成,执拗,我是我,你是你,完美意识的形成:比如,吃东西不分享(这是我的),鞋,衣服放在拿起的位置,吃饭一家人有固定位置,不可调换,自己的苹果等食物没有经过允许被咬了一口等。这些细节处理不好,孩子就会自私、不自信、不注重生活环境及细节,生活、生存能力不强,没有原则...

此刻,如果强制和惩罚孩子或逼孩子做什么,在众人前炫耀孩子等等都将打破孩子自信心、担当责任等的发展。

第三:情绪,性格及人生。

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一个人,如果做不了自己情绪的主人,不会有效的沟通,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他不了解自己,别人也不了解他。家人、同事关系一塌糊涂。这个人的人生将是一团糟。

这一切的结果,来源于内在的恐惧(安全感缺失、缺爱)。内在恐惧的这个点,来自于我们的童年,更多的是三岁前。

三岁前爸爸、妈妈的给与。爸爸妈妈的缺失,来至于他们的父母。所以现在说,所有教育及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这个说法不成立,只是我们都是牺牲品的牺牲品。

情绪,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爱孩子就是等待,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我们看到的一切都不一样。

如果我们在孩子三岁前,顺应他生命法则的成长,当他长到五岁的时候,他会很顺从,这个顺从不是顺从成人,也不是顺从某一个强大的人,而是顺从他自己,他将来才能够睿智、自律、独立的做一个强大的人。

其实,每个家人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当我们做法不当,最终结果是孩子的生命本质发生了改变。

如果想教育好我们的孩子,想让孩子有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母亲就要找到通往幸福、美满的人生之路,给孩子以引领。

所以,准父母、孕妈妈等所有的父母,要想关注孩子教育,要想关心孩子健康成长,必须先走进学习,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让自己具备正知、正见、正信、正念。有智慧的面对孩子、接纳孩子、支持孩子。而不是限制孩子。

生命品质的提升表现在:接纳我们父母所有的不足。接纳兄弟姊妹所有的,我们认为的不满意。我们不再用“我觉得,我以为来评判、要求、指责、限制...”,接纳孩子所有的情况,即使考全班倒第一...也要喜悦的看到孩子的优点,感觉他也是我的宝。

一个孩子不单单是一个孩子,他是家族精神的继承者,国家希望的传承者.

教好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教好千万孩子,振兴一个国。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关注三岁前孩子的教育,让每个孩子活出生命的绽放,成为他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吧。    

我的分享到此圆满,谢谢大家。分享者:张运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