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家长学校 |
美国教育部开展的一项“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这个项目调查了1000所学校,每所学校抽取了20名从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学生作为样本,对调查取得的大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来揭示究竟哪些因素最后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为科学养娃儿的一代父母,我们普遍已经意识到家庭氛围和习惯对于孩子学习的巨大影响,也致力于给孩子创造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但究竟怎么创造这个环境,可是个系统工程。第一步,我们就要了解哪些因素对于孩子学习成绩有影响,哪些没有影响。毕竟爸妈的精力和资源也是有限的,力气要花在最能帮助孩子的事情上。
这里有一些出乎意料的研究结论,可能很多爸妈一直以来的付出,甚至是牺牲,其实是不必要的。为了更加有的放矢地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每位家长都应该花点时间读一下。
下面这些因素,哪些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1.父母学历高
2.家庭完整
3.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4.父母最近搬入了条件较好的小区
5.母亲在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为30岁及以上
6.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7.父母在家讲英语
8.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馆
9.是被收养儿童
10.经常被打
11.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12.经常看电视
13.家中藏书多
14.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
诸位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教育观念,先猜猜哪些有影响,哪些没有影响?
初为父母,谁都没有经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3/69dfa16a573742a7aa960261b5feac05.jpeg
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开始,大部分的父母就开始生活在惊慌失措之中。因为养育孩子,对初为人父母来说,都没经验。
但许多家长都意识到,孩子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对今后的学习成绩、生理、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虐待、创伤、家庭争吵等童年不良经历似一双邪恶的大手,常常将孩子们拉离通向幸福健康的轨道。
这些年,有关育儿的观念瞬息万变,不同门派的所谓专家之间莫衷一是,很多时候专家们前面说某观点正确,过段时间又跳出来信誓旦旦宣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而对疲于应付工作的中年父母来说,辨别事实与谣言显然并不容易,因为这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信息支撑。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数量巨大,辨识程度低,究竟哪些观点是可靠的呢?
7个与孩子成绩有关的因素
经研究发现,其中有7个因素与孩子后来的考试分数高度关联,而剩下的7个因素则毫无影响。
好了,先揭晓答案,与考试成绩有关系的7个因素:1、3、5、7、9、11、13。你答对了几个?
接下来,我们依次按照对应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3/c845ba1053354db3a33445134bf5a883.jpeg
有关:父母学历高。
无关:家庭完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3/7306505b320a49aa973e1f85ca35e1c4.png
有关: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无关:父母最近搬入了条件较好的小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3/da840bc3070847f9aa5b0788a882d6ef.jpeg
社会经济地位和孩子的考试分数高度相关,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因为更好的经济条件可以为孩子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环境,这也是中外父母努力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美国,父母搬入条件更好的小区,居住环境的提高,并不改变孩子学习的成绩,多少有些令人意外,这似乎与我们熟知的“昔孟母,择邻处”的观念有些相悖。而在国内,很多家长购买学区房,则是为了孩子能有资格进入一个更好的学校。如果排除学区房的概念,我觉得美国人做的大数据分析应该是值得信赖的。
有关:父母在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为30岁及以上。
无关: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3/5c35eeb512eb451986516de3336a8551.jpeg
一般来说,母亲第一胎生育孩子的年龄偏大,大多数是因为母亲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样的母亲,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智力水平、收入水平较高,在养育孩子时具有更优越的条件。
而母亲生完孩子辞职在家带孩子,对孩子的分数没什么影响,这似乎让很多全职妈妈有点丧气,但大数据研究表现出来的结果的确如此。
有关:父母在家讲英语。
无关: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3/944e04de945946bb99a0b33cdb5e0cb3.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3/e7185c5e3989493483689438b9461681.png
有关:是被收养的儿童。
无关:经常被打。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3/cad2b1f771904fff903d51d294622ddd.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3/a3ce1bd330bf48c4a89c27440d6617ce.png
有关: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无关:经常看电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3/c5d7dab4f1c044b4a35566ae544f1f21.jpeg
前面这个,大家很容易接受,毕竟,教育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相互配合,效果才更好。而家长之间相互交流育儿经验,也对教育孩子有所帮助。
但是经常看电视其实对孩子成绩没什么影响,这个可能超出了父母们的常识,与传统的观念也相悖。芬兰的基础教育全球排名第一,实际情况是多数儿童7岁上学,上学之前,就已经能够通过电视节目认识很多字。而且更多的研究也表明:孩子玩电脑或者IPad等设备,既不会让孩子变成天才,也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这里,要严重声讨一下,“网瘾”从来就是无稽之谈!尤其是前些年所谓的戒网瘾的学校,纯粹就是一帮渣子流氓勾结地方教育局,搞的骗钱把戏。蒙骗那些缺乏基本科学常识的家长和孩子,用所谓电击、殴打等折磨犯人的方式毒害青少年,这事情要是放在美国,这帮畜生得判终身监禁!
所谓孩子“网瘾”其实和大人喜欢打麻将、搞赌博一样,要么是无聊的慌,要么是逃避现实,都是心理上的问题,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相关:家中藏书多。
无关: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3/688cb23fce914a3481496ea9217cf024.jpeg
最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点。关于家中藏书问题,情况比较多。有的孩子家里藏书多,而且喜欢阅读,那么对于语文成绩或者科学课成绩,显然有直接的好处,这毋庸置疑;有的孩子,家里书多,但并不喜欢阅读,可能更喜欢在家玩玩具,但孩子的成绩和喜欢阅读的也不相上下。
有的孩子,家里虽然没有很多藏书,但是他喜欢随父母去图书馆阅读,孩子的成绩甚至比不上前两者;还有的孩子,家里没什么藏书,也不去图书馆,但成绩可能也并不落后。
但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本身的结果--家中藏书和考试分数之间有正向关联,可能要从另外的角度来解读:喜欢买很多书籍的父母,一是本身更睿智,学历较高;二是他们很清楚读书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很重视教育。
而这两点前面阐述过,和孩子的成绩之间有正向的关联。所以,家庭藏书的多少,并非提升孩子智力水平的因素,而是家庭智力出众的一种表现!
是否听父母读书和孩子早期的成绩之间没有关系,显然对很多喜欢在上床之前给孩子讲故事的家长多少有些打击,但是,这个习惯不必放弃,因为这是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一种方式。
父母本身的特质更能影响孩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3/aa04f5753f294f3b8dd4dc7c43d8cec0.jpeg
综合以上的数据研究结果,我们发现这样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真正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身份、配偶、生活方式,其实是已经形成的东西,如果父母天资聪慧、踏实肯干、受教育层次高、收入高,那么孩子就有更大概率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取得成就。而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远远比不上父母本身的特质。
当然,这是大数据本身研究的成果,但具体到个体,总会有千差万别,所以父母也不必沮丧,因为很多重要因素,家长其实是可以不断改变的,比如:受教育程度、收入、生活方式。父母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和行动,其实就是受教育程度的改变。
除了先天的智商因素不能改变,父母努力创造的过程和结果,就可以带来收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关键性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