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思学习方式,探寻有效之道!

(2020-06-03 19:59:58)
标签:

转载

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会学才能学会,学会才能学好,如何学才最有效?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论语》中已明确指出:要处理好“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这三方面的关系。

1“学”与“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学,二是习。

学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效,即模仿效法。二是觉,即觉悟觉醒。“效”是学生模拟模仿的过程,其中没有创新和生成;“觉”是学生思维升华、学有所悟、学有生成的过程。猴子擅长模仿,它只是停留在“效”的阶段,并没有“觉”,没有思维升华与总结。所以,它永远是猴子。

习即练习,学而时习即学之后要及时复习、练习和实践,习是一个巩固、消化和提升的过程。学+习才叫学习,才有效果。

2“学”与“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必须通过思寻找疑,通过释疑促进思。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不学习就会走弯路。学而不思则浅,思而不学则空。学因思而深,学因思而获,学因思而生,学与思两者不可偏废。

3“学”与“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有疑,疑而促思,疑因思而解,不解则问,问而促思,思而解疑。学、思、问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勤学善问,追求上进,边学边问才叫学问。

有效学习要让学生在“学”中反复“习”,在“习”中认真“思”,在“思”中不断“问”,在“问”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教学生“学”就要引导学生及时习,勤与思,善于问,这样学习才最有效!东写西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