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之前《天天向上》节目中,请来了陈龙、章龄之和黄觉、麦子两对夫妻,他们分享了疫情在家期间和孩子的日常生活。
两对夫妻,代表着两种教育方式和理念。
章龄之的育儿观:严肃认真、规划清晰,该完成的作业必须按时完成。
黄觉麦子的育儿观:推掉所有的网课,一家人享受生活,放松玩耍。
在严厉派和放养派的争论中,有人认为对黄觉的教育方式很成功,而代表大部分家庭现状的章龄之的做法却引发了更多人的讨论。
从采访中可以看出,章龄之已独自带娃一段时间了,她陪着两个儿子写作业、上网课,照顾生活起居,而陈龙因长期在外工作,只能定期打电话回家来问候孩子。
陈龙知道章龄之在家管教孩子比较严格,在电话中会习惯地问孩子:妈妈今天是不是很凶?
也正是这句话,让章龄之很不满。
章龄之在节目之后发微博,说了这么一段话:
值得注意的是,节目中章龄之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疫情期间她独自带俩娃,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但视频中,爸爸陈龙却对孩子说:“宝贝,你辛苦了,今天妈妈是不是很凶?”这种看起来关心孩子的表现,实则一下子把妈妈所有的辛苦都推翻了,让人听着不舒服。
章龄之很反感这种“黑(红)白脸”的模式,丈夫一味地做好人、护犊子,但真真实实陪伴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却是自己。
那么,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教育方式,真的靠谱吗?
01
家庭教育中,夫妻双方往往有强弱势之分,偏强势的一方就会唱红脸,常用命令、责骂、呵斥等“战争手段”;偏弱势的一方就会唱白脸,常用哄骗、依顺、放养等“怀柔政策”。
其实,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肯定存在的。
男女思维的差异、性格的差异、成长的经历都会导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出不一样的表现。
很多父母犯的错,不是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而是难以做到殊途同归。
如《虎妈猫爸》中,就有典型的一例。
赵薇饰演的妈妈看到别人家的女儿跳舞、弹琴、历史、古诗样样精通,各种才艺比赛拿的奖状更是贴满一面墙,而女儿茜茜还活在童话世界里,她深感失望,于是制订了一个文化、体育、艺术全面发展的学习计划,为了让茜茜弹钢琴,还自创方法拉伸手指。
猫爸佟大为则秉承快乐教育的法则不停为茜茜争取童年的自由,反驳道:“孩子的计划表都排到九点半了,有点太晚了!”直接引起了一场家庭大战。
但是,大战过后,他们并没有做出一个统一的方案来,学还是不学,怎么学?
爸爸不希望孩子太累,茜茜本就不爱学习,显然会支持爸爸的做法,但是这样的结果并不能解决茜茜不思进取的问题,她反而把爸爸当成自己的保护伞,是自我逃避的工具。
每一次争吵总是无疾而终,成了情绪的发泄,感情的消耗,而难以在其中总结出统一的教育办法。
02
很多时候,唱红脸的一方并非真的不可理喻,只是他们觉得,既得不到帮助,也得不到理解。
如热播剧《安家》中,也有类似的一幕。
妇产科医生宫蓓蓓兼顾着工作和家庭,二胎的压力让她喘不过气来。
之后,因为工作原因,宫蓓蓓医生把两个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面对被爷爷奶奶百般宠溺,看到大宝边吃饭边看iPad,还得爷爷一口一口喂。
宫医生爆发要惩罚孩子,结果招来爷爷奶奶护犊,老公也表现出同样的态度,称孩子还小不要紧,甚至抱怨老婆爱发脾气。
压力山大的宫蓓蓓,产生了离婚的念头。本来作为医生的她,自己有一套科学的育儿理念,但是迫于老人的固执、丈夫的不理解,只能放弃自己的想法,把生活过成一地鸡毛。
我想她此时的心情是崩溃的。从老大的尿布,到老二的尿不湿,丈夫从来没有尽过力,他并不知道如何养育孩子,现在却俨然一副为孩子着想的样子。
这,显然不公平。
正如很多父母在争吵时,都说过这样的话:“我管孩子管的好好的,你突然来插手干嘛,平时要你管的时候你不管,现在却来做好人?”
可见,家庭中唱红白脸的情况不是突然出现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打下了基础。
当意见冲突发生时,我们需要冷静下来,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关心过孩子,认真了解过孩子的所需。
教育,需要的是一点一滴的陪伴,一字一句的沟通,而不是偶尔出现做一个老好人。
03
既然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同一个:为了孩子好。那为什么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总会带上主观的情绪呢?
因为父母没有学会统一战线,总是站在对立面。
从《小欢喜》中,董文洁和方圆对待儿子教育的立场,便可见一斑。
妈妈童文洁是一个急脾气,个性火爆,而方圆的个性相对温和。当儿子方一凡面临蹲班留级的命运,又在学校打架时,董文洁火冒三丈,严厉较真,追着儿子又打又骂,甚至在车内与儿子激烈争吵。
而爸爸方圆打来电话,首先关心儿子受伤没有,其次让儿子理解妈妈,表示爸爸妈妈对此事的态度是一样的,最后表扬他知错能改,便不再责怪儿子。
从方圆的态度中,我们可以学习的是,当发生家庭矛盾时,夫妻双方如何不站在对立面上。
肯定双方的统一原则,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另一方的反驳,并试图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理解情绪。试图缓和气氛,而不是火上浇油。
相反,如果孩子总是处于父母之间的博弈,就会不自觉地趋利避害。
小慕曾看过一则新闻报道,美国8岁熊孩Tony,他情绪不稳定,爱捣乱、搞破坏,面对孩子犯错时,父母各自采用了截然相反的处理方法。
爸爸用拳头威胁,试图以暴制暴,妈妈就出面维护,把孩子继续当宝贝,夫妻两谁也不服谁,一直如此。
渐渐地,儿子学会了欺软怕硬,看见爸爸就求饶,看见妈妈就继续当小恶魔。熊孩在与父母相处中形成了自己的应对措施,知道要在谁面前伪装,才能免于责骂挨打。
可见,当着孩子的面,父母相互拆台,抨击指责对方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对家庭的规则产生混乱,搞不清自己到底是对还是错,难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第二,让孩子产生身后总有人撑腰纵容的心理,这样孩子只会更加肆无忌惮。甚至知错不改,故意为之。
第三,父母总是对立,通过打击一方来提高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性,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家庭不和睦之感。父母不相爱,孩子会慢慢封闭内心,拒绝和父母交流真实的想法。
所以,无论是爸妈,还是爷爷奶奶,都应该在教育上保持一致性的原则和立场,增加孩子内心坚定的底气,这才是最靠谱的教育。
不同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互通互融的。
家长慕课认为,父母唱红白脸,不是为自己贴上好人或恶人的标签,而是为了减少内部矛盾,用各自的方式共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在家庭教育这件事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