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北师大专家:这3点值得注意!
(2019-11-28 14:13:38)
标签:
转载 |
分类: 家校共育 |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缺乏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相当普遍的,如乱发脾气、上课说话、无故招惹别人、说难听话、做事缺乏坚持性等。
儿童的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情绪自控、言语自控、行为自控。 自我控制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发展对于儿童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积极同伴关系的建立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个试验说明了自我控制能力对一个人发展的重大影响。
如对玩具、食品、好玩的活动等进行有意识的控制;面对选择是否犹豫不决,是否具有果断处理问题的品质;对爱发脾气的个性的控制,对依赖心理的控制,对学习过程中畏难情绪的控制等。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训练。
现实生活中,孩子不如意时要宣泄其不满情绪,但孩子的宣泄有可能受阻,因为他的情绪宣泄常常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宽容。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情绪的发泄可能较为频繁,父母难以忍受,于是造成感情冲突,结果可能是父母情绪占了上风,而孩子情绪没有发泄出来,抑郁纠结,逐渐积累,等待下次更猛烈的爆发。
因此,发展儿童的情绪智力,应特别重视家庭情感氛围的作用和影响,要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建立起理解、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目的地帮助孩子实现其情绪的宣泄。
有的孩子很容易和别人起冲突,起了冲突之后就控制不住自己要骂人,说脏话;有的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会不断地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插话,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大声地抢话。 一般,孩子的脏话没有恶意,但是父母不可听之任之。专家认为:如果孩子长期不受约束,会在性格发展上出现缺陷。
对于这样的事情,父母不必过分苛责孩子,通常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脏话,只是一种模仿行为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该由此反省一下,以后一定要格外留意,为孩子提供健康的语言环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不要粗暴地指责孩子,而应帮助他找到正确的说法。如果孩子以后还再使用这句话,那么您就应该严肃地告诉他:“这样说很不好,大家都会不喜欢你的。”
言语自控中,除了不骂人、不说脏话外,不随便插话也是一项要求,特别是针对学前的孩子。当孩子打断大人们的谈话时,大人通常会生气地说:“不要无礼,打断别人的谈话是很不礼貌的。" 但是打断插话的人同样也是不礼貌的。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礼貌时,不能用粗鲁的方式,可能这么说会好一点儿:“我希望能把话讲完。”事后要教导他们,应在大人讨论的间歇时插话,这样,既不失礼貌,又可以让大人倾听,这才是懂礼貌、有教养的孩子。
与成人相比,儿童行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冲动性强,儿童在行动前常常不加思索,很少考虑行为的结果,而不像成人那样,会在具体行动前先仔细考虑该行为的利与弊,从而相应地采取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
1. 以身作则 生活中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对象是父母,父母自控力的表现会影响孩子自控力的发展。比如,有位妈妈跟朋友打牌,孩子就坐在电视机旁做作业;周末您没按时起床,孩子也趁机躺在床上看小说,放弃英语早读......
所以,凡是冲动的、情绪不稳定的、行为缺少自制的父母,必须先教育自己增强自制力,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制力。
2. 严格要求,反复训练 首先,要有规矩。习惯在父母所设之规矩下生活的孩子,会知道生活是有很多界限的。父母需要为孩子架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孩子不准做那些他无法控制的事情。在孩子未上学之前就为他“设限”,等于是为他一生的自制力奠下根基。 其次,让孩子学会自己负责。在孩童时代常常使用自行负责和违者受罚的方式管教他们,这两种纠正方式让他们有自己的选择。小孩子经由这些选择,便知道哪些行为会让自己尝到负面的结果。 最后,有适当的惩罚。孩子若不尽责,就限制他的自主权。不过方法一定要积极,让他仍抱有希望,可以对他说:“我们再试一次,看看你是不是已经可以好好运用这种自由了。”
孩子若不能控制自己,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因为你的态度代表了对他的期望、信赖和爱。
3.要以理服人,巧用激励
另外,父母在激励孩子时,也要讲究一点儿语言的艺术。举个例子,小阳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当他回家把这个喜讯告诉父母时,父亲高兴地说:“我儿子真棒,真有出息!”这种表扬毫无余味,对孩子并无多大激励作用。
4. 延迟满足
当孩子有些不能立即满足的欲望,一段时间得到实现后,就有了这样的体验:想得到的东西,等些时候会有的。于是就形成了等待的习惯。 中国教师报
这个试验说明了自我控制能力对一个人发展的重大影响。
如对玩具、食品、好玩的活动等进行有意识的控制;面对选择是否犹豫不决,是否具有果断处理问题的品质;对爱发脾气的个性的控制,对依赖心理的控制,对学习过程中畏难情绪的控制等。
1情绪自控
包括不随便发脾气、忍让
2言语自控:
不骂人、不讲脏话、不插话对于这样的事情,父母不必过分苛责孩子,通常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脏话,只是一种模仿行为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该由此反省一下,以后一定要格外留意,为孩子提供健康的语言环境。
言语自控中,除了不骂人、不说脏话外,不随便插话也是一项要求,特别是针对学前的孩子。当孩子打断大人们的谈话时,大人通常会生气地说:“不要无礼,打断别人的谈话是很不礼貌的。"
3行为自控
包括规则意识、坚持性、无侵犯行为
1. 以身作则
所以,凡是冲动的、情绪不稳定的、行为缺少自制的父母,必须先教育自己增强自制力,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制力。
2. 严格要求,反复训练
孩子若不能控制自己,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因为你的态度代表了对他的期望、信赖和爱。
3.
4. 延迟满足
当孩子有些不能立即满足的欲望,一段时间得到实现后,就有了这样的体验:想得到的东西,等些时候会有的。于是就形成了等待的习惯。
前一篇:存一份感恩,道一声感谢!
后一篇:读书,进步阶梯,幸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