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如茶,品起来色香味俱全,学生喜欢;
差课如水,听起来平淡又无味,如坐针毡。
差的课堂无创造,无波澜,无互动,无效果,就像一碗白开水,看上去空洞无物,品起来无滋无味。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照本宣科无创造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差的课堂是教材上有啥就讲啥,教材上是什么就怎么讲,不考虑知识的来龙去脉,不思考规律的科学生成。只满足于把教材上的内容通过自己的嘴说出来,通过自己的手写出来,只局限于把知识从教材搬到黑板,充当知识的搬运工。无新意,无创造,无生成。
2.平铺直叙无波澜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课堂就要像交响乐,要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能给学生以激情和动力。差的课堂教师语言一个调,平铺直叙像催眠,无吸引力无激情,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课上效率低。
3.独霸课堂无互动
教师不是说书的“艺人”,杜威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课堂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课堂,就像踢足球,需要生生合作,需要教练引领。差的课堂是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独守讲台亲自演,学生目瞪口呆两耳听,望眼欲穿双眼看。好课堂需要教师从讲台上“消失”,才能收获学生的学习能力。
4.浪费时间无收获
教育必须从“问题出发”然后再“回到问题”。上课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课上究竟讲什么?学生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讨论会的不讲,讲了不会的不讲。重点讲讨论不会经教师点拨后能会的问题。差的课堂不知学生哪些会?哪些不会?往往是学生会的狠讲,学生不会的不讲。一节课下来和没讲一样,并没有达到传道授业解惑之目的。好的课堂必须立足学生问题,讲学生之所需,讲学生之所疑,让学生学有所获。东写西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