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人的孩子在减负,富人孩子在苦读,减负和苦读到底哪条路更正确

(2019-11-01 19:11:08)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长学校
       在大多数人的一贯认知里,穷人家的孩子就是“早当家”的,富人家的孩子就是纨绔子弟,专门用来败光家财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纵看当下,大多数富人家的孩子都是勤勤恳恳、努力读书的,而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反而在挥霍年华、不知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您还秉持着您的传统思维吗?当然不可能了。
       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究竟应该如何保持这个度呢? 举个例子: 张倩的爸爸妈妈都是下岗职工,家里生活十分困苦,但张倩的妈妈不想让女儿受她一样的苦。每次女儿提出一些要求时,她总会竭尽全力的满足她。有的时候,即使孩子不愿写作业,她也会“任性”的答应孩子,长此以往下来,孩子的压力是被减下来了,可成绩也随之跌落了。张倩的爸爸曾经劝过张倩的妈妈以后不要再这样任性,但张倩的妈妈却始终认为,在孩子成长的阶段,给她最大的自由是家长最应该做的。但是张倩妈妈的做法真的正确吗? 
     “减负”,顾名思义就是减轻负担,话说到这里,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这么热衷于给孩子减负呢?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呢? 
       01.为什么穷人家的家长会给孩子减负呢?
       在这些家长眼中,自己的生活已经足够痛苦了,为了不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他们会竭尽全力的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因此,每当孩子提出一些相对较不合理的要求时,他们总会不遗余力的答应孩子,并竭尽全力的提供他们所能给予的一切。因此,在孩子不愿写作业时,他们会给孩子减负,在孩子不愿做家务时,他们会主动的承担过来。就在这一点一滴中,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发展能力就被丧失掉了…… 另外,除了内在原因以外,外部原因也很重要。
      因为这些家长的经济能力有限,他们迫不得已就要通过付出更大的劳力才能维持家中生计。出于这一点考虑,他们多半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孩子在被放任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自我减负,这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愿学”,家长“不能管”,由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由于现实原因,这些穷人家的家长多半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没有办法看到更高层次的生活,也无法领会高层次的精神实质。因此他们多半会自我麻痹,认为眼下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因为看不见更美好的生活,所以会自我欺骗,也会欺骗孩子。相应的,自我放弃、自我沉醉就成了他们的行为标签。别说减负,有的家长甚至连一点负担都不给孩子,这便是另一种行为极端了。 在惯常的思维里,富人家的孩子有金有矿,有取之不尽的财富。既然他们都已拥有这么多,为什么还要执着的去追求呢?为什么富人家的孩子还要苦读?

       02.富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要苦读? 
       每一份偌大家业的获得都是来之不易的,为了能让这份家业被传承下去,这些富人家庭往往会格外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不管是学习层面还是教养方面,他们的孩子都要比一般人优秀的多才可以。基于这一点,这些孩子们在已有学习基础之上还会再学习其他知识技能,甚至会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才可以。 另外除了现实原因以外,这些富人家的孩子多半会在耳濡目染中习得其家族的优良品质,比如勤劳、节俭、善良等等。在这种品质的影响下,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会更高,也会在这一点一滴的要求中逐渐朝着理想的象牙塔迈步。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用家长催促,不用外人提点便能勇敢的朝着目标前进,苦读、苦学就成为了他们的日常行为标签。 在大多数眼里,西方教育都是快乐的,自由的,他们不会给孩子绑上太多束缚。但其实,西方的私立学校的学习模式要比中国传统教育严苛的多,很多西方孩子尤其是私立学校的孩子,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除了学习基本技能以外,他们还会学习其他生活技能来完善自己。这些私立学校的孩子多半是资产阶级的后代,他们家境优渥,经济富庶,但他们仍然选择苦读,仍然选择不断完善自己来充实生活,这是血淋淋的例子,也是不争的事实。 也许有人会说,穷人家的孩子本已困苦,减轻他们身上的负担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其实完全没这个必要。

       03.减负和苦读到底什么才是正确之路? 
       穷人家的孩子不管在资历、基础、社会地位等各个方面,都远远比不上富人家的孩子,因此在他们走向社会以后,必然会因为种种条件的束缚而限制自身的发展,甚至会永无出头之日。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只有苦读,只有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去超越别人,才能争得一席之地,否则就永无出头之日。
       中考、高考是打破阶级固化的好方法,穷人家的孩子只有通过苦读,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才能通过这条途径来走向光明的未来。
       倘若一味的减负,一味的追求所谓的快乐自由,那便连这条最简单的路都走不通了,到那个时候,如何打破阶级的固化?如何摆脱“穷”这个字?如何带领家里人走向光辉的未来呢?想必这一切到时候都会滑稽的可笑。 人都有惰性,孩子也不例外,当家长一味的给孩子减负时,往往既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懒惰自私起来。
       家长给孩子减负的目的很简单,无非是希望孩子能够快乐一点,自由一点,但孩子往往会因不注意度而在这快乐中肆意的放纵,最终找不到真正的自我。家长只有严格管理孩子,并给其树立规矩,才能让孩子在有形的自由里找到真正的自我,进而不断努力。 如果您是有钱人家,请告诉您的孩子不要忘本,应继续努力才是。如果您是贫困人家,请告诫您的孩子勿忘初心,要朝着理想的目标进发才是。家长只有严格管理孩子,教给孩子更多做人做事的知识,才不会让他在走向社会的时候迷茫无措,并陷入自我深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