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提出之后,很多人将此作为培养孩子的依据,让他们勤学苦练。事实真是这样吗?但是,那些花费了远超一万小时但没有成功的人,要比成功者多很多。仅从练习时间来说明努力和成功之间的关系,有点过于简单。美国作家卡尔·纽波特认为,一个人要成为顶级高手,关键不在于训练时间,而是学习方法,称为“深度学习”。这一方法包括四个要点:
一是让学习在最近发展区内发生。学习的学习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是学生能够熟练解决相关问题的发展水平,如果学习任务在这个区域内,学生不需要学习,利用已有的知识就可以顺利解决;另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是通过教师的教,学生有可能获得的潜力。如果学习任务超出了这个水平,学生就会感到恐慌,即使在教师的引导下,暂时也很难处理的好。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叫“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学习任务只有落在这个区域内,才具有高度的针对性,才有可能让学生拾级而上。
二是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对那些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将基本思路分成若干步骤,让学生逐项反复训练,直到烂熟于胸。学科知识的学习,也需要明晰思路,这正是教师的责任所在。
三是及时进行反馈。学生为什么玩游戏的兴致比学习要高很多,玩游戏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每一次冲关成功,都会有分数、升级等各种类型的反馈让你感受成就;加上一次次的反复训练,最能培养出作为一个专家的直觉。学习最需要的也就是这样的及时反馈,特别是在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借助学生对错误比较敏感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反馈,学生就会不断调适自己。如果训练得不到及时的反馈,练习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四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要成为一个高手,须在无干扰情况下沉浸其中,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专心致志地探索。对于新手,每天1小时左右似乎已是极限了,而对于专家可以长达4小时,但也不能再长了。重庆新教育阿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