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认为推动阅读是难题

(2019-08-24 05:58:13)
标签:

转载

分类: 阅读与写作

阅读,有什么难的?识字,能有一般的思考和判断,拿起书来读,感到有趣,就读下去,感到无味,就去换一本有趣的。不要推说“没时间”,想读,就能有时间;读书人不是因为闲得无聊才读书的。世上那些无聊的事,大部分可以拒绝,不要怨天尤人,除非你根本没有读书的意愿。

我十六岁失学,十八岁下乡,最好的读书年月,无书可读; 中年时有了很多书,忙于工作,读书时间少,不能尽兴尽情,我曾在一篇短文中说,等我退休了,自由自在了,也许眼睛要花了。岂知一语成谶,我在六十岁那年视力大损,阅读非常困难。很多好书,我都没能读到,有些经典没能认真读通,有些名著没法重读了。这是我的命运,没什么可埋怨的。现在,常有老师和学生来问如何读书,真是问道于盲了。

我也曾被拖去讲如何读书,一段时间后,我冷静下来:这是不是一件犯傻的事?读书如果真正成为个人精神需求,难道会要“动员”吗?当年股市洪波涌起,人们的那种激情,完全是自发的,休市后聚集争论的热烈冲动,拉警报也别想驱散他们,虽然有些人的数学能力不过是会背乘法口诀,然而他们勇敢地战斗,全心全意,倾其所有,出生入死,竟然也有几个发了财的。我们中国,好多艰难的事并不要动员、推广,倒是阅读要劝勉要鼓励甚至奖励,更有甚者,要在学校去推广读书,还要在学校办“阅读节”。

功利文化毁坏了教育,也拉低了社会文化品质。在人们没有功利意识时,阅读才是有价值的。

最重要的示范,是教师博览群书,见多识广,有比较强的思辨力,站在讲台边,学生看到的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是常识,无须多说。

不要引诱学生去读书,不要强制学生阅读。无论有多少困难,我依然坚持这样的观点。不要在学生面前展示庸俗,不要用考试、用“阅读有用”去引诱学生读书。何必要强调“开卷有益”呢,人们读书,常常不是为了“获益”,而是一种生活本能,如同人本能地需要休息,本能地需要营养。人们从来不是因为“呼吸有用”而呼吸,几乎没有人以宣讲“呼吸”的意义而谋生。学校的阅读,常常围着考试绕圈子,一些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往往习惯地说“注意了,这一篇在考试范围内”“这个是课程标准指定阅读篇目”,等等,浸润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精神很难立起来。不考,就不教,考不到,就不必读,最终只能铸造一批考试机器。学校教育没有培育读写习惯,大批学生高考结束后不再阅读和写作,人群普遍缺乏读写能力,语文教育怎么能不反思。

语文教育为什么不能引导学生尝试“读点无用的书”?如果读书只为考试,考过后仍然会成精神白痴,因为他还是不会阅读,也因他根本没有阅读的趣味。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考试,是培育思维;教育和教学要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大问题,而非制造对付考试的机器。吴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