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诗词天地转载 |
2019年8月8日
己亥年七月初八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立秋
秋去秋来又一年,岁首岁末再一半。年年岁岁秋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立秋的来到,盛大的并不仅仅是秋天本身,更还有岁月的性格在时空里所氤氲的风情。
立秋,群艳竞芳,万象霓裳,众色弥香,是在人间画廊的一抹秋光和神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七月初一前后(阳历8月8—9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山水的故事自有日月记载,岁月的长河总有春秋丈量。尘世在更迭,生命在往来。
人间的光阴,像四季的转换,无论盛情还是恬静,都一样的在收藏着时间的往事,都一样的在编织着岁月的春花秋月。
唐代,每逢立秋日,祭祀五帝。
宋代逢立秋,男女带秋叶,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
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宋代诗人徐铉写过这么一首诗: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一觉醒来,不知不觉秋风微凉,踩着盛夏的末梢,就进入了散发着诱人、成熟气息的立秋。
立秋后,每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东汉崔 《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但立秋后仍有“秋老虎”的余威,一时之间暑气难消,不过总体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对立秋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
秋天的花朵,在热血沸腾荡涤,在岁月里璀璨,一半在时光里盛放,一半在季节里凋零。
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的山区村民,也悄悄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贴秋瞟】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清凉糕】
8、经络调养:敲胆经,刮痧去阴暑。
秋,没有了夏的炎热,却是多了淡淡薄凉。
这淡淡薄凉,是对春风夏雨的不可预知,人情冷暖的淡然。
这淡淡薄凉,是对春梦夏花的骤来骤去,繁华一梦的坦然。
漫漫地知道,对人对事,尽心就好,该留的,该去的,尽人事听天命。古人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秋天是热烈的,秋天是温暖的,秋天是精彩的,秋天是豪放的。
“秋至满园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一缕秋风,拂去酷热的夏;一阵秋雨,润泽烦躁的心;一滴秋露,折射爽朗的秋;一丝秋意,渲染美丽的景。立秋到,愿君安好!愿君时刻开怀,惬意逍遥!
前一篇:基层教师:师德不该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