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慢”
(2019-07-24 07:37:49)
标签:
转载 |
今天这段文字,一是接着上一期【小桔灯语】关于“慢”的话题,二是缘于前几天与两位专家一路同行所感。
第一次遇见在机场,两位老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身衣着朴实得体,面容慈善可亲,头发花白,精神矍铄,微笑待人。
接下来几天日子里,有幸与两位老人同行、交流,惊叹二老居然年近八旬,都是上海名牌大学的老教授,资深专家。他们没有专家的架子,有的是儒雅内涵,平易近人。清晨雨中散步的二老,阿姨挽着叔叔的手,叔叔撑着伞,一步一步,慢慢的,稳稳的;日常生活中的二老,不给任何人添麻烦,礼道客气,慢慢的,轻轻的;交流讲座中的老人,中国幼教情怀,专业课程研究首席专家,对有幼教人的期待和嘱托,真真切切,情深意长。
咱们一行,聊到了:慢生活、慢教育、慢人生。
(一)慢生活
慢生活,悠然自在。
慢生活,从心开始。
约翰•列侬曾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你若奔跑了一段时间,偶尔要回头看看,否则永远都在追寻,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静下来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人生哲学的最初的命题。
所谓慢生活,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
一个人,一座城。有一种慢生活,叫成都。喝盖碗茶,品尝美食,闲逛公园,人生难得是清欢。快的最终目的,是能慢下来。快成都,慢生活,这就是成都的味道。
放慢脚步,放慢心情,远离喧嚣,放空心灵静下来;探索自然,
用心感悟,生活需要慢下来。
(二)慢教育
慢教育,润物无声。
慢教育,静待花开。
教育,是牵着蜗牛去散步的旅程。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慢下来耐心等待——等待一个孩子的成长。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树,通往未来的树。每一个孩子,需要积淀生长的力量。成长需要时间。慢一点好,留时间给孩子表达清楚想法,给每个孩子一份耐心、一份理解,这样,孩子会还你一份欣慰,甚至惊喜!
能静心享受慢教育的教师,一定拥有作为教师的幸福感。和孩子一起慢慢努力,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向善、上进的心。所有的倦怠和烦躁,都会自然而然地在慢教育中像残雪一样消融。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值得静心关注,驻足凝望也是守护。
圣者有言:欲速则不达。
追求高品质教育,攻克高原反应。让教育“慢”下来,回归教育本真。
(三)慢人生
慢人生,品味悠长。
慢人生,放空心灵。
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需要停一停。让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回顾着那些过往年华。
如今,我们时常都会回想我们的童年,自制教玩具,自我结伴同乐,自由选择时间、空间和材料。那时候,我们滚的铁环是老爸使劲力气才可以做成圆形的钢筋条,跳的橡筋是好多条旧裤子的相接,抓的子儿要不就是瓦块静心打磨而成,要不就是在山坡荒野偷摘后一人一半吃完剩下的杏仁,踢的毽子,跳的绳子,都是我们放学后结伴同行,共同完成或提供的……那时候,总是觉得每天天都黑得好早好早,没有耍够就要不情愿地回家;那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好快,没来得及好好表现和诉说,爸妈就老了,我们就长大啦!
那时候,夏天的傍晚,农家的孩子最是无事,没有变形金刚,也没有奥特曼。有的是璀璨的星空和清脆的蛙鸣。我静静地依偎在外婆怀里,听外婆讲乡里流传的怪诞不经的故事。那时候,心中对鬼神的敬畏,既害怕又想再继续听。那时候,我盼望自己快点长大,长大后可以去探索外婆口中光怪陆离的世界……
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留下的总是最好的,岁月不曾亏欠你我。
正如,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茶要细细地品,人生也应如此,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不用急,有始有终。
慢生活!
慢教育!
慢人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