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首届幼儿园功能室教学观摩研讨会议召开
标签:
育儿 |
7月12日,泰安市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了幼儿园功能室教学观摩首届研讨会,新泰市教育局幼教科时公明科长带队,新泰实验幼儿园、一实小幼儿园、平阳小学、向阳实验学校、华乐幼儿园、青云街道中心幼儿园、蓝天幼儿园等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园长参加了会议,特邀新泰市青云街道分管主任参加了会议,恩鼎优幼幼儿园提供了观摩现场。


时公明科长就活动的感受谈了几点看法,一是活动组织的非常紧凑,内容非常丰富,学习了很多新东西;二是天外有天,为幼儿园提供了很好地学习机会,只有交流学习才能更加开阔眼界,必须带着虔诚之心好好学习;三是提高办园水平,硬件建设是基础,幼儿园配备一定要按照上级标准,在标准范畴内选择符合幼儿教育发展方向的新产品,确保在未来几年内不落后,发挥好投入产出的效益,使孩子受益、家庭受益。

他指出,幼儿园功能室整体装备有四大鲜明特色:一是符合上级政策规定;二是教育理念先进务实;三是创新了配备模式;四是能够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
他谈了对幼儿教育十个方面的观点:一是“3岁看大,7岁看老”是有实验验证的。英国专家用1000孩子23年时间进行了科学验证。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苏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说:人的性格、思维、语言都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形成。二是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顺序的。孩子身体发育的顺序是头部最先发育,然后是躯干、上肢,最后才是下肢。孩子的生长发育顺序决定着孩子接受教育的顺序,当娃娃下肢还未发育好的时候就开始训练足球显然是不合适的。有个非常有意义实验,将一个瓶子先装满稍大一点的石块,还能装一些沙子等细小的东西,如果先装满沙子,石块等大一点的东西就装不进去了。同理,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应该先装理想、人格、品德、习惯等大东西,然后再装知识、方法、能力等小东西,这样的人生才是有顺序和韵律的。三是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条件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格塞尔得出如下结论: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四是通过强制训练获得的“泡沫优势”是靠不住的。在某些方面提前进行教育和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某些方面会占有一些优势,但这种优势完全靠人为的力量,是不可能持久的。五是从娃娃抓起一定要搞清起始时间点。从娃娃抓起关键在于从几岁几个月开始。蒙特梭利提出的31个敏感期,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办该办的事情。西方发达国家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让孩子晚上一年学。六是进行不科学的早期教育将会顾此失彼,影响儿童的协调发展。中国和日本的3至7岁的儿童认知能力测查结果表明:在总共18类指标中,中国儿童分辨数的概念、时间、序列等能力比日本孩子强,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则日本孩子要强。这充分暴露了中国幼儿早期教育中的误区——对幼儿过早地进行以数字、文字为主的所谓的早期训练,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左脑的智力发展比右脑发展超前,从而影响了幼儿大脑的左右均衡、协调发展。七是不让小学化让干什么?不让小学化并不等于不能学知识,关键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八是幼小衔接是个大噱头。幼小衔接目的是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提前学习部分小学知识,提前感受和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其实,幼儿园的课程与小学的课程并没有必然联系,幼儿园所学的东西不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小学是孩子系统学习的开端,每个学科都是零基础。如果说幼小有衔接的话,并非是知识的过渡,而是有关意识的培养,譬如:时间意识,让孩子知道上下课的时间;任务意识,让孩子知道完成一项工作的时长;规则意识,小学是课堂教育,有时间限制,因此要遵守纪律。九是教育好家长幼儿园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孩子在幼儿阶段,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在幼儿园多5倍,一年在园195天,节假日170天,一周168个小时,在幼儿园不过30来个小时,孩子在园时间只占1\6左右。家长对孩子的示范教育作用非常大,只有幼儿园与家庭真正配合起来,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幼儿园要把家长看成是一支强大的、默契的支持者、同盟军。家园共育可以发挥学校和家庭各自的优势,用幼儿园教育的优势来指导家庭教育,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幼儿园教育的不足。家园共育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也是幼儿园教育转型升级的需要。十是学前教育决定民族未来。加藤嘉一认为,我国学前教育的最大误区就是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他说,日本孩子在3—6岁几乎都在上幼儿园,老师在实践中教的无非三项:一,如何与同学相处;二,如何礼貌对待长辈;三,如何靠自己解决问题。可今天中国的学前教育跟基础教育没什么两样,教师和家长都急于向孩子灌输知识,书法、外语、钢琴、数学……觉得学东西越早越好,试图让自己的孩子提前完备所有知识面,并把它视为成功的唯一途径。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没有优质的学前教育,又何来优质的学校教育呢?因此,教育的基础在学前教育。3至7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神经发育、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性格、习惯、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培养年龄越小效果越越好,而汉字、英语、算术等什么时候学都可以。如果幼儿阶段学的知识大部分转化成了良好习惯,这样的知识多多益善。幼儿教育阶段,如果一个学期能帮助孩子培养起2个好习惯,3年6个学期养成12个重要习惯,这样的幼儿园就功莫大焉。千万不要把幼儿园变成学校,幼儿园要运用好三年4000个小时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