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素质 |
分类: 阚侃教育 |
素质既不是知识的综合,也不是技能的综合,更不是重要的综合体,它是独立的东西,是价值判断力。弄清素质的内涵,学校和家长就应该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
从20 世纪90年代就搞素质教育,一直搞到今天,内涵依然十分模糊。当初讲素质教育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高分低能的问题,二是解决学生负担重的问题。但时至今日,这两个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加重了。因为把增长知识误解为提高素质了,把技能教育误解为素质教育了。
当时认为,素质教育不仅是一张考卷,而且需要多方面的技能,因此认为技能越多,素质越高。家长就带着学生学钢琴、学跳舞、学书法,因为我只要技能比你多,素质就比你高了,于是学生的负担就越来越重。
搞清素质到底是什么?必须先弄清素质不是什么?
第一,不是知识量越大素质就越高,不是知识性的考分,不是卷子上的标准答案。
素质,是价值判断力。孔子讲了四个字“兴观群怨”。兴就是“唤醒”的意思,有情怀,有理想叫“兴”;“观”是判断力,能够知道是非善恶,判断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群”是责任感,对群体的担当。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有人说学习改变命运,但这个改变命运其实不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不是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也不是让你一个人过得好,而是要让更多的人过得好;“怨”是有独立思考能力。这四个字,就是素质。
孟子讲的“四心”:侧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