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婆婆”方素珍:好绘本有什么样的气质?

(2019-05-20 16:28:39)
标签:

张安妮

分类: 家校共育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7/9a018fcd252f4dcdba67d1fbd0fc93f6_th.jpg

不久前,热衷于播撒阅读种子的“花婆婆”方素珍受北京绘读教育的邀请再次来到北京,接受了《父母必读》杂志的独家专访。一批爱上绘本的新手爸妈正在成长,所以,这一次,我们将阅读话题回归到父母最关心的“什么是好绘本”和“如何共读”上。

好绘本是镜子是桥梁

方素珍说:“一本好的绘本可以让孩子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可以让父母看见自己的孩子。”她喜欢用自己的小儿子胖石头举例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7/175d229f6667416bb106a248d93abbed_th.jpg

她说胖石头大概5岁的时候看了《大卫不可以》,一直很喜欢。但这本图画书在他们的生活中“发酵”,要等到差不多是胖石头上初中后的某一天了。和所有的淘气的小男生一样,那天胖石头在学校也犯了错,老师的告状电话打给了妈妈。方素珍说,她当时当然和所有妈妈一样很生气。结果那天晚上回家后,她竟然发现儿子没在家。

这时,她的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是胖石头发过来的,告诉妈妈自己跑到家附近的公园去罚站了!而且准备罚站到夜里12点,晚饭也不吃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7/c9d739c2455146b890ba40ad8737d870_th.jpg

照片中为16岁的胖石头

方素珍当时就在心里惊呼:“天哪,他可是一个小胖子,吃饭是他最喜欢的事情!”之后,她也马上懂了儿子的意图--他就像《大卫不可以》里的情结一样,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妈妈;“我错了!”

那天晚上,胖石头回到家洗完澡没有直接去睡觉,而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床边。他在等待--就像《大卫不可以》中的大卫那样,等待妈妈过去抱抱他。方素珍当然去抱了他!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7/09ab8d4b1ddc4b1390e4304472955f71_th.jpg

“绘本可以让父母与孩子共情,从而产生共识与共感。当然,有了绘本不代表不会有亲子问题,但起码在某个养育的节骨眼上,绘本会让暂时紧张的亲子关系得到缓冲。”对这件事,方素珍如此评价。

所以她也认为,好绘本还是桥梁,可以让父母和孩子更懂彼此。

好绘本有疗愈功能

在带孩子读了绘本后,很多家长恨不得绘本的“功效”立即显现,一旦短期内没见到孩子从绘本中学到什么,就会很失望。那么,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共读呢?方素珍回应说:“好绘本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播撒下去后,要等某一天才会在孩子心里发芽、开花。”的确,她家的胖石头“活学活用”《大卫不可以》也是在多年之后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7/d05aea6344de4e23ba4118c82e4e047e_th.jpg

同样的,好绘本也把一些美好的东西播撒到了成年人的心里。方素珍说她是集绘本创作者、翻译者和推广者于一身的会本人,也是用绘本把孩子“喂”大的妈妈,在和孩子共读的同时,自己也越来越感受到绘本是一门浓缩的艺术,很多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学都蕴藏在这个故事中,让人折服。她诚恳地说:“说实话,在我35岁接触了绘本之后,就不再读大部头的书。”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7/f4851e51c80b46dc8f82281ce6177b9c.jpg

好绘本还是一颗诗意的种子,可以让普通的生活、平凡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充满想象力。有一次胖石头问妈妈:“月亮为什么在那么高的地方?”方素珍回答说:“因为它要看风景啊!”

好绘本是位交往教练

方素珍说,当胖石头18岁去澳大利亚留学后,她最不担心的就是儿子与人交往和相处的能力。因为胖石头小时候是被好绘本“喂”大的,那些绘本里到处都是“友善”“礼仪”和“替他人着想”,读多了,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孩子的行为意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7/bba8362140b945949b26b72fe4a9fbd9_th.jpg

花婆婆”与长大后的"胖石头"

当然,方素珍说,还是那句话,绘本不一定能马上、直接地改变孩子,但是它具有的丰富的社会性情感所表达的,恰恰能让孩子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心,学会同理他人,乐于分享,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菲菲生气了》《奥莉薇》《和甘伯伯去游河》《阿文的小毯子》等优秀的绘本,里面都折射出交往能力、情绪控制、自信心的建立和遵守规则等孩子要经历的心理发展特点,亲子共读时,父母稍加引导,就能帮孩子去不断发展自己做得好的那部分,调整有欠缺的部分。方素珍的共读建议绘本各有独特气质,“十八般武艺”一一尝试每本绘本有自己的独特气质,可以适合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读《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大人的语气就可以活泼、夸张一些;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7/89f51daa723246fcbfad013a7feb7b4e_th.jpg

读《外婆住在香水村》,则适合用轻轻的、缓缓的娓娓道来的语气讲述;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7/d2e8b4462f4f4c5f87a5133045b812dc.jpg

读《我们去火星》,你可以手舞足蹈地讲给孩子听,带上孩子一起身临其境!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7/2488fa307af14bbfa9e1bde730f459ea_th.jpg

方素珍说:“绘本气质不同,父母需要有‘十八般武艺’”。方素珍这些年去过80多个城市,看到有一些父母总是希望通过绘本教孩子识字。她说这其实并不是不可以,但识字肯定不是绘本的重要功能,可以“顺便”“再顺便”一些。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7/21c6c6c59b9c47aaae84dd4cd46b7bbc_th.jpg

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时,孩子收获最大的应该是爸爸妈妈陪伴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而对父母来说,如果用心陪伴孩子共读,去感受好绘本中那些美好和智慧,这段时光也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盈。宝宝抗拒读书时,先讲故事吧!现在不少父母有了让孩子阅读的意识,于是可能无意识地将阅读变成了一件严肃的事,激发了孩子的逆反--越让他读越不读。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7/2ddba6f9722a4319905afa80e6c337eb_th.jpg

方素珍告诉我们,面对这种情况,一定别强迫孩子,否则只会让亲子关系更紧张。她建议面对那些对绘本还没有“感觉”的宝宝,父母可以先从讲吸引人的故事开始。她也提醒父母,其实阅读是一个大概念,阅读的目的是求知。所以,除了从看书中获取知识,家长的言传身教也是很重要的途径。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7/4d17cca31a464c458f8a305736d99aaf_th.jpg

有些孩子不喜欢看书,但没有哪个宝宝不喜欢故事。如果希望宝宝看哪本绘本,父母自己不妨先看几遍,充分理解这个故事,然后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把故事讲个宝宝听,最好还能变着花样讲。等宝宝听上瘾了,不断要求“再讲一遍”时,再找机会引导宝宝去看“还能讲出更多故事”的绘本。

本文原来载自《父母必读》2016年9月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