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铺要对孩子收劝尖叫费”
(2019-05-15 07:32:24)
标签:
武际金 |
分类: 家校共育 |
我非常认可“美好是罚出来的”这句话,所以对刚刚看到的一则新闻很感兴趣,这则新闻题目是:这家咖啡店要对孩子收15%“尖叫费”。
你是否有在餐厅或咖啡厅被孩子的吵闹声严重打扰的经历?最近,爱尔兰一家咖啡厅对在店里吵闹尖叫的孩子要收取“尖叫费”。
位于爱尔兰都柏林的白麋咖啡馆在社交网站贴文表示:我们决定针对在餐厅尖叫的小孩,多收取15%“尖叫费”,以维护全体员工与客人的权益。如果我们发现您未能制止小孩尖叫,15%额外费用将自动增加在您的账单中,每增加一名小孩多收10%。
为避免争议,店家也明确规定,孩童上限为4人,超过4名小孩,全家将被请出该咖啡厅。
之所以会推出这种看起来对家庭用户不太友好的规定,咖啡店老板表示这都是因为过去隔三差五就会遇到客人带来的小孩在店内大吵大闹的情况,这严重破坏了店内的用餐环境以及其他客人的用餐体验。为了保护店内员工以及客人的权益,不得不推出这样的新规定。
这条推文发出后收获了六千多个赞,以及一千多条的评论。从推文底下的评论可以看出,不少用户认为咖啡店就该这样“收拾”“熊孩子”。
尖叫的“熊孩子”还只是搅扰的众顾客心烦意乱而已,但有些“熊孩子”在店内因追逐打闹而发生意外,多家餐厅因此还被索赔。
2018年2月,一名3岁女童在江苏无锡一家炉鱼的门店里,与端着烤鱼锅的店员相撞,全身多处烫伤,其中8%为深二度烫伤,家属索赔39万。
2016年,南京一家饭店内,一名儿童被手端滚烫羊肉汤的服务员撞倒,面部等多处被烫伤,随后被家属起诉,经法院审理后,判决饭店赔偿该儿童6万余元。
2014年,3岁女孩在深圳麦当劳用餐时,因打翻其他顾客的热饮导致烫伤,调解无果,家属将麦当劳餐厅告上法庭,索赔10万。
同样是在深圳,2013年,一名8岁男童在一餐馆嬉闹时,撞上餐馆玻璃门摔倒,被碎玻璃割断颈动脉后不治身亡,男童父母将餐馆告上法庭,索赔90万。
在网上看到过新加城的一些资料,大家都在谈论这个国家的文明,有人用到了一个词——fine。网上称新加坡是fine之地,因为Fine在英语里是双关语,既有“美好”之意,也有“罚款”的意思。而在新加坡,这两层含义恰巧对立统一在一起,因为“美好的东西大都是罚出来的”。
很多国人称新加坡简直是个“罚款俱乐部”。有人上公厕没冲水罚2500元人民币,吐了一口浓痰罚5000元人民币!随地吐痰,第一次处5000人民币,第二次处10000人民币,第三次处25000人民币……就是这些赤裸裸的罚款支撑起了一个文明程度极高的国度。
看来,新加坡的文明是靠罚款整治而来,被整治的对象当然是以成年人为主,而成年人正是孩子们的生活老师,这样的惩罚措施不仅教化了成年人,同时也引导了孩子们。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整个国家文明水平较以往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任何一个国家,规则意识的建立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大都经历了严罚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它换来的是美好。
在教育领域,尤其在问题孩子教育上,如果缺失必要的惩戒,教育要想到达理想的彼岸,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该罚的时候,一定不能迁就,更不能手软。
切忌:你的一次无原则的宽恕,可能葬送了一个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