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装睡的学生叫醒?
(2019-03-31 08:01:31)
标签:
王开东 |
分类: 家校共育 |
中午巡视校园,看见名师楼正在搭脚手架,搭到两层楼高了。不由得十分感慨。名师楼维修项目,是两周前就谈好的。整整一周多时间,工人就干了这么一点活。
这哪里是磨洋工,根本就是浪费生命,我有点愤愤不平了。海明却很淡定,他说,其实老板也知道他们在磨洋工,而且老板还鼓励他们磨洋工。如果他们不磨洋工,老板就紧张了。
我大吃一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海明有建筑行业的朋友,他们曾经聊过这件事。他懂得个中的奥秘。如果很快就完工,大笔工资结清了,没有新工程,这些工人就留不住了。他们势必如候鸟一样,再去寻找新的活干,希望挣更多的钱。
对老板来说,留不住工人,是最要命的。即便没有活干,老板也会给一点底薪。有了活干,老板一般会给工人一个比较长的限期,提前完工是领不道钱的。让他们磨洋工慢慢干,实质上就是留住他们。直到老板又承包了新的工程,一声令下,限期尽快完成工程,于是工人一鼓作气呼啦一声完成,因为又有新的活干了。每个行业都有心照不宣的规则。
那天中午,我们达成的重大共识就是:让人有事做!
这句话一出来,电光石火的想起了一部美国电影《凤凰劫》。
一架专门装载拆除的油井平台的飞机,因为遭遇特大风沙,在蒙古大沙漠失事迫降。他们自身无法走出茫茫沙漠,也失去了外界的联系,得不到一丝一毫外界的帮助,食物和水只能生存一个月。这几乎就是一个等死的故事。所有人都在绝望中等待,一个一个人发疯,死去。
最后有个人提出,飞机的发动机和引擎都没有坏,我们可以利用开发油井的机械,重新造一架飞机。这个匪夷所思的计划,很快被机长否决了,这太他妈扯了。
又一个不肯等死的人,毅然决然地逃离了。机长追赶他,找到了他,但他不肯回去,除非机长答应造飞机。他说了一段经典的话:“我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只需要一样东西,他只需要有人可以爱。若不能让他爱,就要给他希望。若不能给他希望,就给他点事做。”
也就是说,造飞机固然不可能成功,但至少有事可做。有事做就不会造反,这是古今颠簸不破的真理。
这个人说自己是飞机制造师,大家都跟着他干,最后才知道这个人是造玩具飞机的。但谁知道最后他们竟然造出了飞机,在食物殆尽之际,在沙漠中的强盗追杀来临之际,飞机冲天而起,逃出生天。难怪这架飞机叫做“凤凰号”,难怪这部电影叫做《凤凰劫》。凤凰只有衔来香木,在自焚之后,只能在灰烬里完成重生。
想起了伟大的《肖申克的救赎》。
安迪对瑞德说:“世上有些地方是石墙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有他们管不到的东西,是完全属于你的。”
瑞德问:“你指什么?”
安迪:“希望。”
安迪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因为被误判杀人罪,他被判无期徒刑,来到肖申克监狱这个鱼龙混杂的地方。然而和大部分人不同,他是一个无辜者,他的脸上总是云淡风轻,和这里格格不入。有一种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翅膀太美丽,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安迪总是满怀希望,给警卫们做税务表,成为大家不可或缺的人;他以一己之力争取到了扩建图书馆的资金,让狱友们有了学习和读书的好地方;他教导初学者,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人们;他冲进警卫室,播放《费加罗的婚礼》歌曲,让肖申克充满欢乐……
最重要的是,他从来没有绝望,反而将这种“希望”带给肖申克的每一个人……他从瑞德那里买到了越狱的手槌,瑞德认为没有用,用手槌需要六百年才能凿开的围墙,但安迪只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挖出了一条隧道,逃出生天,而且使所有的作恶者都受到惩处。
这是一种韧性,一种坚持,一种信念,但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希望。有希望,悲伤会被淡化,苦难都会过去。只要你不放弃,不抛弃,不丢弃,不放弃自己,不抛弃别人,不丢弃希望。一块泥土一块泥土地挖,也就是一块自由一块自由地实现。
有人说,一定要把潘多拉的墨盒关起来,已经飞出了太多的魔障,蚊子、臭虫、瘟疫、灾难……其实,重要的是,潘多拉的墨盒不能关起来。一旦关起来,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就是瘟疫和灾难,我们不知道这个魔盒的后面,有没有希望飞出来。道理很简单,我们宁可承受更多的苦难,也不能放弃一点一滴的希望。
想起了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
故事并不复杂。老和尚一生都在拼命弹琴,他拥有精妙绝伦的手艺,肚中有满腹才华,可偏偏他是个瞎子。他一生的目标就是要用心弹断一千根琴弦。他师傅和他说过,当你用心弹断了那一千根琴弦,就可以取出琴槽的秘方,你就可以重见天日。
他用心地努力地弹,弹走了寒风刺骨,也弹走了酷暑难当,弹走了春天的鸟语,也弹奏了秋日的荒凉……终于在行将枯木的时候,他完成了目标,当他将配方取出来给别人看时才发现那只是一张白纸。
老瞎子百味丛生,嚎啕大哭,师傅欺骗了他,但也成全了他,他一辈子用心弹琴,有事做,也就过来了。
但他的徒弟还年轻,他的一生也不该颓废下去,于是他把这个谎言延续下去,他告诉小瞎子,只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就可以看到光明了。
这个一千二百根琴弦是什么?这就是希望。最后终于被假释的瑞德,找到了安迪给自己留下的信。告知他去哪里寻找自己。
瑞德读完了安迪的信,有一段经典台词。
老和尚的谎言多好啊,一个谎言成就了几个人的一生。在漫无尽头的黑暗中,需要一个目标,需要一点希望之火,没有这个希望之火,如何度过漫长的黑夜?如何度过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一生?
我曾经走过很几个学校,既有贫困地区的学校,也有发达地区的学校;既有乡镇的薄弱学校,也有城市的贵族学校;既有一流的名校,也有普通学校。但恍然间,我才发现,我一直默默做的也就是这几条。
第一是给学生爱。也不是给,就是散发出自然而然的爱,如同欣赏,欣赏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值得欣赏,每一个人总有值得欣赏的东西。我给学生同样的尊重,同等的爱,告诉学生,生而为人,人人平等。不因贫富、美丑、城乡而变化,不因时间、距离和亲疏而区别……人人都有爱,人人都能获得爱。
第二是给学生希望。任何时候,我们都有希望。错过太阳,我们还有月亮;错过月亮,我们还有星辰。错过星辰,我们还有明天。斯嘉丽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希望,那么和咸鱼有什么区别?甚至连咸鱼都不如。咸鱼都可以翻身的,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第三是让学生有事做。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我让他们有事做。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让他们回忆自己最成功的往事,一辈子最骄傲的事,最大的爱好。就从他们的爱好入手,从最拿手的事情入手。找到事情做,孩子就能够安静,安静下来,就能心静,心静下来就能够学进去。
而且一切都是融通的,让最喜欢打球的学生,作文就写打球,他就能写出特点,写出个性,写出专业来。让爱睡懒觉的人,写文章就写睡懒觉,写出感受,写出心理,写出忏悔来。俄罗斯的那个奥勃洛摩夫,不就是用睡懒觉写出来的?还成为多余人不朽的典型。
后来的后来,我发现,我所有教过的孩子,从来没有一个差生。他们在有事做中找到自信,从而产生希望,而有了希望,慢慢就能够爱人,也值得别人去爱。
由此我发现《凤凰劫》其实是人的劫。有人爱,有希望和有事做,不是孤立的。有人爱,当然就有希望,有希望但你必须去做事。教育和文学一样,首先是人学。这三件事不仅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当然也是教育最重要的事。
能从沙漠中造出飞机,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