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阚兆成
阚兆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4,34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实、活、美——语文教师追求的四种境界

(2019-03-12 14:01:42)
标签:

谢立勇

分类: 课程与课堂

跟其它各科相比,语文教学更讲求艺术性,而要真正使自己的教学富于艺术,就必须有所追求,有所创造,进而达到一种充满现代气息的全新境界。我认为,新、实、活、美,当为语文教师追求的四种境界。


新,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第一种境界。所谓新,包括三个方面:

(一)教学观念新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树立下面的两个观念:一是素质教育观;二是现代语文观。素质教育观要求我们面对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教学不能光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会,还要交给学生方法,让他们会学,并使其知识、能力、意志、品格得到多方锻炼和全面发展,为今后从事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和成为优秀人才创造必备条件。现代语文观要求我们既要注重语文教学的独立性、学科性,又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兼容性、社会性。可以肯定,语文教学如果仍然是单一的学科教育、单纯的知识灌输、单调的课堂讲解、单项的能力训练,那是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学生语文能力要求的。

(二)教学设计新

一位语文教师曾对本校的1200学生作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语文学习相当重要,可真正对语文感兴趣的只有11%。反差如此之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语文学习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我们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都已经形成了定式,千文一面,天天如此,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毫无新意,也就难怪学生对语文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算是新的呢?我认为一个新颖的教学设计至少应有下面六个特征:

1.课堂导入的趣味性;

2.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3.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4.情境创设的真切性;

5.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6.思维训练的实效性。

值得说明的是,新颖的教学设计并非来自教师的灵机一动或突发奇想,而是来自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独到体会。

(三)教学手段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并发挥出它直观形象、快捷高效的独特功用。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效益,已成为各科教师共同探讨的热门话题。面对如此挑战,语文教师必须尽快熟悉各种媒体(如手机投屏)的操作原理和教学功能,创造性地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拓宽语文教学天地,使语文教学更富于时代感和艺术性,更受学生欢迎。

当然,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也必须恰到好处。一要精心设计;二要把握时机;三要服务于教学。


(一)教学目标要实

语文必须实施目标教学,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跟其它学科相比,语文知识更显庞杂,上课之前,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很容易导致课堂结构松散,教学重点偏移,其效果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要实,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准确,即目标的设制必须紧扣单元重点和课文特点。二是可行,即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目标过高太大,无法实现,目标过低太小,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三是全面,即教学目标不能是单纯的知识目标,还必须兼顾三维目标,尤其有语文能力目标和意志品格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

(二)难点突破要实

每节课都有教学难点,难点的突破也应落到实处,否则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沉重的负担。教学难点突破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学效果,直接反映出我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只有把他们感到疑难的问题解决了,他们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放”,才可能在学习中运用自如,举重若轻。否则,知识就会像雨天的包袱,让他们越背越重,无法前行。

(三)教学活动要实

下乡听课,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叫学生预习,学生却不晓得该干些什么;叫学生讨论,学生却在面面相觑;叫学生读课文,教师没有要求,没有示范,读完以后,除了“不错”“还可以”这些简单的评价之外,再没有什么具体的指导;甚至有的公开课,虽然教室里摆满了电教设备,什么投影、电视、放像、录音,那场面看似热闹非凡,教师也忙得不亦乐乎,可实际效果却不佳。本来课题可以直接板书,却偏用投影展示,可该用投影展示的风景、图案,他却一字一句地慢慢解说。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要使教学活动严谨有序,每一项活动,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练习,甚至每一个问题都必须预先设置好并设法让它落到实处,而不能流于表面,更不能随心所欲。


(一)教学方法活

教学方法成百上千,灵活多变,可在一些教师的教学中常常只见到两种,一是提问,二是讲解,这未免有点黔驴技穷之嫌,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语文教学发展到今天,单作业批改、作文讲评就有数十种方法,至于直观教学、激趣教学、情感教学、情境教学、联想比较、分析鉴赏、诵读法、观察法、体验法、探求法,等等,真可谓不计其数。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必须采用不同的教法:诗词当涵泳体会,散文宜分析鉴赏,教读课侧重分析,自读课只在点拨,浅易地轻轻一点,精妙处细细评说,存疑时层层化解,顿悟后峰回路转……唯其如此,方能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有声有色,潇潇洒洒,活活脱脱。

(二)课堂气氛活

课堂气氛活跃与否,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而且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及水平发展。我们的课堂要变得轻松活泼,需要采取多变的教法;需要创造特定的情境;需要教师的情绪感染;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激烈的争辩;也需要沉静的思索;需要大胆的设想;更需要真诚的鼓励。

一节课上得活脱与否,最能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最能看出教师是否具有灵活多变的教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纵观语文大家的课,无不给人一种清新活泼而又轻松快乐的感觉。

(三)思维训练活

如果说课堂气氛的活是看得到的形式和手段的话,那么,思维训练的活则是内隐的内容和目的,我们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不是表演给谁看的,而是希望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思维训练的活,来自于特定情境的创设,来自于对多变学情的调控,来自于教师的精当点拨,来自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思维是否活跃,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出来:

1.学生的参与方式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

2.学生的参与程度是部分参与,还是全部参与;

3.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封闭式单线型思维,还是开放式创造性思维;

4.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是理解部分,还是理解全部;

5.学生对观点的表述程度是欲言又止,还是畅所欲言。

若是前者,即使课堂热热闹闹,嬉嬉笑笑,也不能视之为思维训练的活跃;若是后者,才可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活跃。


(一)教态美

教态是对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美的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浓妆艳抹或不修边幅,神情冷漠或过于激动,动作太多或呆板生硬,声色俱厉或过于谦卑,都会有损一个教师的形象。教态之美要求我们:着装大方得体,举止规范文明,神情从容自然,态度和蔼可亲。

(二)语言美

语言是教学活动的载体,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品格的塑造、情感的交流等主要靠语言来完成。严格地说,一个语文教师,他的语言如果不富于美感,那他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

教师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清晰、准确、简洁、流畅、具有规范性;

2.生动、形象、严密、深刻、富于表现力;

3.错落有致、悦耳清心、富于美感性。

(三)板书美

从大的方面讲有两层含义:一是字迹美,二是结构美。一个教师的板书是否美观,不仅可以看出他对教材的理解钻研程度,而且可以看出他平时的工作、生活态度。所以我认为,板书是否美观,不单单是一个水平问题,同时还是教师的教学态度问题,至少可以说是一个习惯问题。

一幅好的板书,就意味着教师一个好的教学思路,当中不仅凝聚着教师的心血,也展现了教师的风采,学生由此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智慧,更有一番妙不可言的艺术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