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伊始,给郓城一中老师讲《新时代教师要有更高精神追求》

标签:
阚兆成 |
分类: 家校活动 |

人类的家园有三种,物质家园、生态家园和精神家园, 物质家园就是我们的家;生态家园是我们工作生活环境中的山川、道路、森林、生物等自然万物;精神家园是人们的精神、情感和心灵的归宿。精神家园包括个人、集体、民族精神家园三个层次。
柏拉图说:“一个民族只有最优秀的公民才有资格当教师。”台湾南投县立爽国中王政忠著作《老师,你会不会回来》中一段话:自1997年毕业到2008年十多年间,“我几乎不曾抬起头来去关注这个校园以外的教育环境,不在乎缺乏的教育资源,不计较克难的校园设备,不清楚先进的教育理论,不去想这样那样做值不值、应不应该,我的目光只集中在我的学生身上,想尽一切办法,要守住并提升他们的基本能力,要提供并创造他们的成功机会,要激发并内化他们的学习动机,要塑造并永续他们的学习氛围”。王政忠老师深深地意识到,在校舍、装备、图书等众多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是师资,最珍贵的是教师的爱心、奉献和责任。老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生发出超凡的人格魅力,才能达到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才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只有当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课本”时,教育的真正意义才有可能实现。
目前,教师职业道德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譬如,理想信念缺失,职业使命感不强;师表意识淡薄,自律性较差;工作动力不足,岗位践行效果差;执行决定打折扣,能力提高缓慢;不廉洁从教现象依然存在,等等。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永恒的工作重点,思想作风建设是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办学的竞争实质是教师队伍思想作风的竞争。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应该将提升教师思想作风和精神追求作为重要工程,常抓不懈。要重点进行五项工程建设,一是理想信念锻造工程;二是精神家园筑建工程;三是精神状态调整工程;四是高尚师德修养工程;五是爱心培育工程。
西方的基础教育有两个堂:一个是学堂,还有一个是教堂;而我们只有一个堂:学堂。仅仅依赖学堂构成青少年的道德基础是比较困难的。素质不是技能,不是知识性的考分,素质是价值判断力。基本价值问题不能讨论,基本价值问题只能让人认同。你信他就在,你不信他就不在。
理想信念是统帅人们灵魂的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利益,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对事业的敬畏心、责任感。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文化一定要朝着构建学校共同理想信念、共同价值追求方向努力。
状态>方法>落实。状态是前提,方法是基础,落实是关键。没有好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拿出科学有效的方法,没有科学有效的方法,落实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是无用功。因此,抓精神状态调整是更高层次的抓落实。
工作态度分为工作导向、事业导向和使命导向,工作导向,把工作当作糊口的工具,缺乏内在动力,也不主动进行能力提升;事业导向,比工作导向的人多一些内在驱动,更加注重自我成长和成功,更加在意回报,却不太关心集体成就,不太愿意去做额外的奉献;使命导向,把自己的事业当作使命,会义无反顾地全情投入,在事业中有更高满足感和幸福感,并相信自己的工作对世界有正向影响。
事情是干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开会+不落实=0”,“布置工作+不检查=0”,“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抓落实必须知难而进,不见成果不松手,不达目的不罢休。要做到“三抓”:一是“抓具体、具体抓”。二是“抓反复、反复抓”。三是“抓规范、规范抓”。
最高的师德是乐业,实现生命状态与职业状态的水乳交融。只有乐业,才能进入自然、快乐的享受状态,才能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创造力。乐业者既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是职业的主人。是自觉自愿,无怨无悔。享受自己所做的一切,并让所做的一切成为淳美的模样、神妙的模样。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不认真的表现大凡是: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做起来又是另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弄虚作假,等等。认真不认真不仅是个态度问题,而且是一种品格,是个原则问题,态度不认真就不能坚持原则,不能坚持原则,什么规律、什么法律都成了一纸空文,那就什么也谈不上了。讲认真说到底就是讲政治,讲原则,讲责任;讲认真就是要求人们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从教。有了认真的态度,学习会学习好,工作会工作好,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能够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好。认真是一种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认真是一个原则,原则决定成败;认真是一种品格,品格决定未来。

父母们把孩子送进学校,就等于把家庭的希望交给了老师;国家把青少年交给学校,就等于把民族的未来拜托给了老师;因此,教师的责任,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和民族的未来。
加强教师精神建设永远在路上。